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10月18日,记者从西安市巩固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西安市推动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全市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被授予全国唯一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示范突出单位。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介绍,近年来,西安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50.5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976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1552.22公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
同时,牢固树立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的意识。李斌科表示,西安市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补助政策,提高市、县财政日常养护资金标准。
此外,印发《全面推行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办法》,西安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路长制”,涉农区县全部设立区县、镇街“路长制”办公室,设置路长公示牌,向社会公开各级路长,接受社会监督,彻底打通了农村公路管养“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设置县、镇、村路长2188名(县级路长82名、乡镇级路长362名、村级路长1744名),带动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养格局。
李斌科说,近年来,西安市瞄准农村公路在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不断强化“四好农村路”对城乡结构布局、文化旅游发展等引领作用,累计建设改造旅游路130余公里,串联起48个秦岭峪口和多个旅游景点。提出“一村一主题、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风景”思路,采取配建景观节点、增设休闲广场、安装路灯、绘制文化墙等措施,大力整治路域环境,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下一步,西安将持续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大骨干路网提档升级,不断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带动城乡客货双向流动,打通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