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0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对白水县田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调查时,找到了蔡伦庙遗址的具体位置。
蔡伦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他在白水发明“造纸术”。明、清两代《白水县志》对蔡伦在白水造纸均有记载。蔡伦庙遗址位于白水县尧禾镇太香村以北约两公里洛河右岸的槐沟河村,属于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庙址在洛河二级台地上,紧靠断崖,砌石基础裸露外显,地表散落有大量宋代至明清时期的砖块、瓦片、陶器残片,文化层厚度大约60厘米。
早在今年4月,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就征集到了清代早期“重修蔡侯伦庙碑”(残)。该石碑属于“蔡侯伦庙碑”的下半部,灰色页岩质地,碑宽50厘米,残长55厘米,厚度6厘米,字体为小楷,刻文约300字,经辨认碑文上有“……重新端由,建造白水县怀沟河后汉蔡侯伦(庙)”“邑人张梦熊勒石”“吴耀先书丹”等字句。
“从刻字内容判断蔡伦庙属于重建,始建时间不详。”据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六队队长吴胜利介绍,根据碑文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邑人张梦熊勒石”判断,立碑时间应该在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大约有260余年的历史。
白水县素有“四圣故里”的美誉,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碗、蔡伦造纸,开创了灿若星河的中华历史文明。“白水四圣”中仓颉庙、雷祥庙、杜康庙至今尚存,唯蔡伦庙已无存。此次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白水找到的蔡伦庙遗址基础清晰、范围认定确切,弥补了白水县四圣庙之缺,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白水县地域传统文化,为县域文旅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