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7日
书写我的桃花源记
○ 董婧怡
董婧怡 《草木一色系列》之一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草木一色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草木一色系列》之三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草木一色系列》之四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草木一色系列》之五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水石清供》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叠见三元》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刘海戏金蟾》 纸本设色 42cm×42cm 2024年

董婧怡 《清供唯观系列》之一 纸本设色 32cm×66.5cm 2024年

董婧怡 《清供唯观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32cm×66.5cm 2024年

董婧怡 《生生不息系列》之一 纸本设色 32cm×66.5cm 2024年

董婧怡 《印度河南亚彩陶》 纸本设色 32cm×66.5cm 2024年

董婧怡 《菱角团团》 纸本设色 44cm×67cm 2022年

董婧怡 《与古为新》 纸本设色 36cm×47cm 2022年

  “音乐这门艺术使用其种种手段并非为了再现自然现象,而是为了表达艺术家的精神生活并创造出一种为乐声所专有的生命。”(Wassily Kandinsky《论艺术里尤其是绘画里的灵性》)绘画同理,写生绘画并非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将水墨精神中的笔触力量转化为对生命的传达,书写个人的“桃花源记”。站在“自然”的客体立场上,以感知为基础,建立起经由绘画而进行的沟通,属于心灵的秩序,以自然的形式再现。
  跬步累至千里,时间中的“笔墨游戏”帮我记得所有路途,一笔一画写生的初始往往伴随着“无知的游历”。置身于无边无垠的大自然空间中,体会人类个体的单薄,亲眼看到从前只在书中看过的文化遗产和遗迹,大声惊叹于造物的偏心,我想这就是写生的意义。
  始于读研期间跟随导师一次次的出行与考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个个过程,结果于每次游历结束后用笔墨做下的记录。每个阶段的成长汇聚为笔下的气息,书写出平凡生活中的不朽可能。
  而万物生长的夏日,一切正是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