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7日
遇见南田
○ 麻元彬
董婧怡 《薪火传续》 纸本设色 230cm×197cm 2024年

董婧怡 《惊蛰》 纸本设色 32cm×66.5cm 2024年

董婧怡 《贝》 纸本水墨 36cm×42cm 2022年

  董同学好学,喜欢画画,爱好诗文、音乐。
  没骨画世人多学,但就其特有技法的原因,自身本就带有“甜”“薄”“粉”的基因缺陷,要想画好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读得懂南田画跋,就明白恽氏线与色彩的质感是多么的妙,“没骨法”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艺术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有技术的艺术问题。
  我时常给学生说,没骨画不好画,画好更不容易。弄得清楚“没骨法”,先要明白以线为造型的没骨画技法其一的基本要求,物有不同,物形是什么,这一点董同学在平日下乡写生之际,日积月累了多幅作品,从中略有收获。写生中取得的经验和掌握的规律,除了常用的自然规则,也十分明白格物致知,明白一花一草自然生长的道理。
  在不同题材描绘及要表达中去完善所思所想,除了用心刻苦以外,还得寻找自己的观察方式和艺术观念。看她的一幅幅作品,好看又耐看,她也通过实践明白恽氏“没骨法”只是借物一用而已,不必死学。她的作品中懂得写意用笔,这来源于日常每一天练习书法的结果。
  如何运用浓艳色彩达到古艳冷峻的高古之感,这还需要董同学在博物馆中去寻找,在生活中去体悟,就像她爱好音乐乐符一样去体会美好的事物。
  董同学的静气和研究态度适合“没骨法”,如何色墨清透、满纸具有“清贵之气”,还需努力。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