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红碱淖(10)
○ 墨耘
  眼看着残忍的猎人就要杀死这只断翅的天使,突然,旁边一位劳作的青年喝止道:“且慢,我要买下它。”这个青年动了保护这个可爱精灵的恻隐之心,于是高价买下这只天鹅,回去悉心喂养,直到它痊愈后飞上蓝天。后来,青年的母亲生病时,来了一位美貌的白衣女子,医好了母亲,并嫁给了这位正直善良的小伙子。而这位白衣女子,就是当年被救的白天鹅,是红碱淖的守护天使。这个美丽的传说让红碱淖增加了更多的人文魅力。
  微风吹过红碱淖的湖面,好像要将数千年的陕北民歌在这里一一呈现。歌声中,有凄美苍凉的《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唱出了离别和谋生的悲苦;有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信天游唱到天尽头,唱得这山沟沟晃悠悠”),抒发着陕北人的豪情;有铿锵有力的三弦《刮大风》(“叫一声天蓝盈盈,喊一声地绿生生,撒一把黄土美滋滋”)评说着人们战天斗地的勇气。凡此种种,一首首动人心魄的陕北民歌,构成宏大的交响乐,在红碱淖的湖面一遍遍奏响。
  远处传来高低起伏的驼铃声,那是跨越千年的优秀诗歌的律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颀,还有北宋戍边能臣武将范仲淹、韩琦等,都曾在这里饮马冰河、把酒长歌,留下不朽的诗词佳作。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有王维的“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有李颀的“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有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还有现代诗人梦阳的“你是尔林兔草原的眼睛,你是毛乌素沙漠的精灵……”等等。红碱淖里荡漾的碧波,传诵着那几千年来抑扬顿挫的诗句。
  文化的传承是最重要的传承,有了人文的风景才有更持久的影响力。红碱淖这面人文之镜,映照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带着矫健的身影,穿越大漠,穿越黄土,穿越长城,走向远方,在历史的天空中,将散发出越来越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