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泪——昭君泪
在水域辽阔的红碱淖湖畔,一尊高18.5米、宽11.8米的花岗岩美女雕像栩栩如生。她亭亭玉立、秀丽端庄,怀抱琵琶、指抚琴弦,裙裾飘逸、风姿绰约,与蓝天白云、红沙碧水、水鸟翔集的塞外风光浑然一体。她就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着“落雁”之誉的王昭君。只见她双目含泪远眺南方,任凭无限的惆怅穿越两千年,飘荡在这辽阔的大地上;她那双动人心魄的泪眼,守望着她那晶莹泪水化成的红碱淖,诉说着更加美丽的传奇。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她与红碱淖的遇见就鲜为人知了。
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一路颠簸,走到尔林兔草原,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后,知道即将彻底告别中原,进入塞外茫茫大漠。她下马回望南方,永远也回不了的家乡、听不见的乡音、见不到的亲人、抹不去的乡愁,化作泪水夺眶而出……聪慧的昭君取出随身携带的琵琶,弹起《出塞曲》,宛转悠扬、跌宕哀伤的旋律直冲云霄,竟使那南飞的大雁忘了振翅飞翔而掉落下来,遂成平沙落雁的千古绝唱。王昭君这一驻足,整整七天七夜,她的泪水汇集成一汪碧水,她的琴声化作水中的波纹,这就是如今波光粼粼的红碱淖 被一代一代传诵 ——的“昭君泪”。这一驻足,也感动了上天,为了让纯洁的“昭君泪”永不干涸,王母娘娘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方向挥舞开去,于是就有了七条季节河流入“昭君泪”,也就使得“昭君泪”那么清澈美丽。
美丽而忧伤的王昭君,以一个弱女子,扛起了民族融合的重担。她绚丽的青春被大漠的狂风吹进了历史的角落,但她远去的脚步声、思乡的哭泣声、悠扬的琵琶声,却依然回荡在这苍茫的大地上,与岁月同在。她以卑微之身撑起了汉匈60年的和平与安宁,纵使投身进去,葬身他乡,那又何妨?因为在北风狂啸之中,传说已经化作了不老的传奇!她离开尔林兔草原就再也不能返回中原的遗憾,总是让人万分感慨。大漠明珠——“昭君泪”也就成了人们对昭君远嫁塞外的情感寄托。如大诗人李白感慨道:“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杜甫感叹道:“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上官仪感伤道:“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离愁总是让人痛苦的,特别是一去不复返的离别,只留下无尽的思念,正如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所言:“他在寻求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他抛下什么?在那自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