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1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说读书(1)
○ 墨耘
  虽然读了很多年书,但总是感觉到方法不当、不得要领,很苦恼,估计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感觉。古人言“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似乎“苦”和读书有天然的联系,既然读书“苦”,但古往今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孜孜以求地读书呢?这说明,读书之“苦”不是真苦,而是充满希望、带着幸福感的“苦”。《警世贤文》有言:“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读书是最轻的苦,你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受生活的累,因为,人生的最美风景都蕴藏在一座座知识的山峰之中,你想享受人生的风景,就得通过读书,越过一座座高峰,去探寻、去欣赏、去回味。
  或许就是因为读书有这么大的魅力,有关读书之意义、读书之苦乐、读书之方法等等,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古代普通老百姓,想要鱼跃龙门,读书入仕是一条最直接的途径,于是催生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功利意识,除却功利意识,读书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必由之路,所以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文学家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对勤学苦读的精炼概括。读书不仅有苦,更有乐,孔子的弟子颜回读书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旦读进去了,就趣味无穷。自文明诞生至今,累积下来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如何去读书、读有价值的书,则又成了横亘在读书人面前的难题,这方面不乏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并得出不少真知灼见。清朝诗人徐洪钧说:“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读书贵在能够对书中的主旨领会贯通,而不要拘泥于其中的章节和句子。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所以读书是有章可循的。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忆读书》里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第一句讲读书的益处,第二句讲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第三句讲学会读有益的书,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延伸一下她的观点,不妨说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