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
用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激活文化与传统
中国人的大局观(连载17)
○ 穆涛
  《诗经·生民》对弃的一生有生动的文学描述,摘选其中两个章节: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十月怀胎之后,始祖吉祥顺生,母亲的宫门完美,安然无恙,康健的小生命,弥漫着神灵的气息,是上天有什么旨意么,人们以畏惧之心祈祷着,放弃吧,这是神灵之子。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稷的种植之道,有神灵护佑,锄除杂草,在沃土之中,埋下精心选择的种子,萌芽了,破土了,秧苗茁壮成长了,拔节抽穗了,颗粒一天一天饱满着,谷穗们低着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我们的祖源之地。
  周文王的天文学养,是有家传的,始祖弃的血脉里具备这种基因。
  文王推演周易的经过,得先从他的父亲季历说起。季历是有政德之心的人,这种品质,也源自周部族的传统。所谓政德之心,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行政之才,有能力,有智慧,能做成大事;再是敬职守本,敬畏天地,恪守职任。用老话讲叫吃饭敬碗,是敬行当的意思。从后稷开始,周部族行大义,守臣道,历经尧帝、舜帝、虞朝、夏朝至商朝,十几代人生生不息。周部族的领地几度迁移,由邰至岐(今陕西岐山),至豳(今陕西彬州,《诗经》中《豳风》之地),再回到岐,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但谨守人臣职任的初心和初衷不变。政治势力不断增大增强,但仁心不野。“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史记·周本纪》)。
  季历在位期间,广修仁政,但周边的戎狄部落不断犯边滋扰,于是精兵治武,连克戎狄,令其远遁。此时正值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文丁执政时期,文丁忌惮周部族不断壮大的势力,先以“伐戎有功”之名晋封季历西伯爵位,之后召其进京述职,随后软禁,再之后杀害。
  姬昌是在悲痛中承继西伯位的。
  姬昌继位后,光大周氏族脉体统,天下多位俊杰人才慕名来归。“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周部族第四代首脑)之业,则古公(古公亶父,周部族第十三代首脑)、公季(季历)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史记·周本纪》)。贤士中有一位叫鬻熊的人,是观天象的专家,与周文王亦师亦友,后来出任大巫师(天象官)。周成王时,为感念鬻熊功德,晋封其孙鬻绎为子爵,是为楚国开国的始祖。
  公元前1066年,商纣王召西伯姬昌进京述职。姬昌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仍效法父亲季历,从岐地赴国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履职。这一年姬昌八十七岁。到朝歌之后,即被软禁在羑里城(商朝国家监狱,今河南安阳汤阴境内),由此开启了长达七年的潜心推演周易的生活。七年后被纣王赦罪释归,又两年,姬昌迁都丰邑(今西安鄠邑区内),再一年去世,享年九十七岁。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姬昌被拘禁而推演周易,是另一种卧薪尝胆,是蒙蔽纣王的政治用心,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我的依据有三点:第一,行仁政,守德心,是周部族的政治传统。仁政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君臣各守其道。君有失,不能作为臣失德的理由。正因为君有失,臣子更应该尽心而行。姬昌一直信奉这样的“愚忠”信念。第二,姬昌无反逆之心,他主政西北已经四十年,政通人和,也具备拥兵自重的条件。如果有反心,不会以八十七岁高龄只身赴京。但他对纣王有取舍心,由岐地到国都朝歌,他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决意效法父王季历,以自己的一躯,换取周部族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卧薪尝胆之心,是忍耐心和忍辱心,而姬昌有圣贤心,同时具备天赋大智慧的恒定之心,以八十七岁高龄,在被囚禁的七年间,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天文,对伏羲八卦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对易理进行系统性思考。如果胸中跳动的是一颗躁动的心,是无法完成这种超强脑力工作的。
   六
  先民们对一年之中四个季节的认知,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突破,最先被“发现”的是春和秋两个季节。据考古实证,“发现”年代在公元前4500年之前。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河南濮阳老城区西水坡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期的大墓,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实地考证后,撰文《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认为蚌塑龙虎图案是中国“四象说”起源的物证。
  四象,“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又称“分至四神”,既正四方,又循四时,春分为青龙,秋分为白虎,夏至为朱雀,冬至为玄武。
  中国古人仰观天象,观测太阳和月亮,同时观测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曜”。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古人发现并捕捉到了一年之中太阳运行的主轨迹,以黄道和赤道(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轨迹)沿线的二十八颗恒星为观测坐标,并将之想象成太阳沿途休息的空中客栈,因此称之为“二十八星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