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小 小 说
喜盈门
○ 王健春
  入秋了,家家户户门前黄灿灿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让人心里产生无限欣慰和暖意。
  这天,第一书记高林正给搬迁户写贺联,张支书进屋大手一挥:“都歇歇!村西头儿陈安请我们去坐哈。”
  高林寻思张支书怎么了,难道忘了规矩?无论谁搬家,村上只送贺联,不吃请,更不许摆宴。
  “我和陈安是战友,一不随礼,二不是乔迁宴,放一百二十个心。”张支书快言快语,补充道。
  高林还是觉得不妥,张支书开起玩笑:“你姓高,不能总高高在上嘛,要同百姓打成一片哟。”
  正说笑,驻村干部小徐径直问牵对联的陈文书:“你是不是九月十二生?”
  “哎呀!今天我过生,五十整,前两天老婆子还提醒呢,咋忙忘了?”
  小徐得意地说自己刚填表时发现,大家立马恭贺寿星生日快乐,陈文书忙装烟回馈:“今天我请客,都不许缺席啊。”
  张支书打断他:“谁允许你摆生日宴?都莫啰唆,我已经答应人家了。”
  “去去去,我这儿正好有一桶酒。”不去是不行了,高林把刚买回原本孝敬丈人的农家酒从桌底提出来。
  “烟,我包了,大中华!”陈文书生怕空手。
  “那我只好当车夫啰。”小徐的车,其实很多时候早私车公用了。
  赶到时,主人家早在门前迎候了。呵!这楼房,高端大气上档次!白亮亮的墙上书写的一段话更让人眼前一亮,高林情不自禁大声念出:“山水养眼之福,清爽养肺之福,山珍养胃之福,文化养心之福,运动养生之福。”
  “呵,你这‘五福’够新的,这可是我们宁陕最大的广告词哦。”小徐停好车,接话道。
  “这哪儿是广告词,分明就是我们真实写照嘛!”陈安见客人都到了,喜滋滋地给大家让座沏茶。
  “我们宁陕位于秦岭腹地,算是秦岭之心,西通巴蜀,东达鄂豫,毗邻西安,是安康市版图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林地面积最多、生态环境最好、距离西安最近的县。”张支书不失时机地给来自省城的第一书记高林介绍,那自豪感自然是满满的。
  “她青山拥翠,碧水环绕,是镶嵌在秦岭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她物种丰富,是大自然基因宝库;她旅游资源富集,是四季宜游、康养旅居的最佳之地……”小徐前段时间刚好被文旅局抽去培训,赶忙接上张支书的话,秀了个够。
  大家入座后,陈安拧开高林带的五味子酒,边倒边嗔怪:“哎呀!现在政策好得很!百姓万事,干部操心,吃个便饭,自带烟酒和硬菜,这是让我待了客做了人情还省了钱哪!”
  高林酒量小,三杯下肚,话也多起来,说自己从省城到村任职,就今天最高兴。
  张支书故意问:“那你什么时候不高兴?”
  高林反应也快,接道:“让我多喝酒,不高兴!”
  大家一哄声地嚷起来,管你高兴不高兴,这一年快毕了,喝回酒畅快一哈,不喝酒是不行的,高林只好自罚三杯算过通关。
  陈文书好不容易接过话头:“我酒量小,我先来!”陈文书过生,怕大家给他敬酒,干脆主动出击。
  高林等大家都不抢话了,说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个字勾勒出未来乡村美丽图景,我们国家太有魄力、太厉害了!”
  张支书笑道:“高材生,你又给我们搞培训?”
  “不是,不是,我是说,酒量大的酒打发,没酒量的话打发。”高林也不说普通话了,撇着蹩脚的宁陕话应道。
  张支书看都打关了,总结道:“今天,陈安乔迁,儿子探亲,文书过生,中秋团圆,国庆来临,五福临门!这最后一杯,大家都喝干,祝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宁康泰,寿星永葆青春,我们个个都万事如意!”
  陈安媳妇眼瞅要结束了,赶忙跑出来,挥着菜刀说儿子还没敬酒呢,众人笑她是孙二娘开店,这才反应过来溜回厨房搁下菜刀。大家晓得小陈在首都服役,个个抢着跟他握手,说要沾“京气”,张支书更亲热,说自己当兵时去过北京,可三十年了再没去过。
  “今年国庆,我们组团到北京旅游,咋个样?”小徐插得正是时候,提议大家万分赞同。
  “好!我国庆正好归队,给你们当向导。”
  真是一喜接一喜,贺迁祝生又多了个组团京城游,高林和大家一样,乐得合不拢嘴。
  道别时,秋日的太阳已晒过树梢,映出斑斓的色彩,幸福村远处又响起锣鼓声,高林说这是五组的赵富贵家,张支书侧耳听后,说可能是三组的钱永森,陈文书说是李嘎家,杨主任说不是不是,肯定是四组的孙明清家,几个人意见不统一,快要争将起来。
  “管他谁呢,反正是我们村的喜事儿。走!”小徐开车没喝酒,一句高水平的话终止了一车人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