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9日
构建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访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肖春艳教授
  文化艺术报:肖院长您好,贵院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请问贵院是在什么契机下进行的这些改革呢?
  肖院长: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号召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我院秉承咸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优势,聚焦育人机制、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师生竞赛发力,构建并实践了“思政铸魂、协同提质、实践赋能”的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艺术报: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贵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肖院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缘起于2014年开启的人才需求调研及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修订,历经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检验与持续改进,逐渐完善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创新了思政育人集成理论,注重发挥集群育人的聚力作用,牢铸师范生思想根基;打破了传统课程间的壁垒,组建协同教学团队,以课群之间教学循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优化课程体系,依托UGS建设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携手的实践教学共同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最后通过校内外竞赛激发潜能,检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成效。以“课堂教学+实训+各类竞赛”为抓手,基于教师岗位能力的理论实践相融共生,激发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英语语用能力双提升,形成了彰显地方特色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艺术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成效呢?
  肖院长:我院开展的系列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师范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专业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甘于奉献的毕业生,他们已经成长为地方基础教育骨干英语教师。学生们在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近5年获奖600余项,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文化艺术报: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在师资队伍优化和提升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肖院长:我们确实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了大力气。首先,优化了师资结构,目前高级职称占比达到68%,拥有9名博士;其次,强化教师科研能力,教师获“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支持计划,近三年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我院教师在英语教学大赛中获10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我院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外语教学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十年组织奖”。赛教融合助推专业建设,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成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与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文化艺术报:请问这些师资建设的成果如何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
  肖院长:这些成果提升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专业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有不俗表现。赵崇俊副教授带领的竞赛团队获外语类教学竞赛大奖30余项,涌现出车乒、陈琳、梁亚敏等一大批优秀参赛教师。教师获得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我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与教学研讨会频繁亮相,为外语学科发展贡献智慧。

  文化艺术报:看来贵院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