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
陕西省政协畅谈陕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0月25日,陕西省政协召开“推动陕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界别协商暨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旨在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新格局。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出席并讲话。
  会上,省级民主党派、文艺界代表人士结合陕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现状提出意见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大家互动交流。
  “戏曲是陕西省的关键性传统文化资源,也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陕西特色文化品牌之一。但是,全省戏曲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群众基础持续减弱、人才紧缺后继无人等问题亟待解决。”陕西省政协常委、民建陕西省委员会秘书长宋杨就全省戏剧发展提出建议,“我们应完善基础资料,推进精品创作,开发数字场景,加强创新转化,优化人才支撑,进而推动戏曲事业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努力构建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的‘陕西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对于大型话剧而言,投入成本高、创作周期长、回收资金慢、推广运营难等诸多问题是当前大型舞台剧的困境。民进陕西省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仝斌指出,在繁荣发展大型舞台戏剧的同时,着眼于符合文化市场消费需求的小型舞台剧(小剧场话剧)也是当下推动文化产品消费的又一路径,依托“大节庆”,开辟“小戏节”,通过举办小剧场戏剧节,激发全省文艺院团创作活力,发掘新人,培育人才,对繁荣全省戏剧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
  陕西省政协文史委专家雷达认为,保护发展秦域地方民间音乐是繁荣陕西演艺艺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因此,他呼吁加强西安鼓乐研究队伍建设,深化其理论研究。组建民间小乐队,做好西安鼓乐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使其深入群众。
  陕西省政协委员、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常委朱小艳认为,当前,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建议加强本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布局、产品转化。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长安画派”以其鲜明的革命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地域性艺术特征,在中国绘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提出,大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可以借助西部影视优势,探索影视项目与长安画派融合发展,通过拍摄纪录片、影视作品,客观还原长安画派历史,更好传承长安画派精神。
  座谈会上,刘宽忍指出,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及一个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综合标志。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学、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充分认清推动陕西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性,着力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全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全省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品牌传播力,培育特色文化人才,为推动陕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贡献政协力量,共同推动陕西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全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