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读书时,就背诵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那时不知是对东北三江平原的赞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也不知是对北大荒人民生活的赞美,如今我到了素有北大荒称谓的大庆市肇源县,这里不仅是黑龙江省粮食的主产区,而且还是莲花网红的打卡地。
肇源,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湿地上矗立着一座座像莲花一样的蒙古包,弯弯曲曲的河流纵横交错,明镜似的湖泊星罗棋布。湖泊周围生长着一片片莲花,白色、黄色、红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起舞,在雨滴中跳跃,宛若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尽情地展现着舞姿。
说到莲花,我和肇源还真有着一段莲花情缘。一次我在呼伦贝尔开笔会遇到一位朋友,她说她是大庆市肇源人,我俩住在一个房间。几天时间的相处,她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叫常爱莲,是一位作家,写了很多作品。我说你叫爱莲,一定喜欢莲花吧?她笑了笑说:“是的,我们姐妹三人的名字都有一个莲字。”“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她两眼立刻湿润了。她稍停了一会对我说,父亲非常喜欢莲花的高雅圣洁、亭亭玉立,在房前屋后的湿地里修建了几个池塘,全都种上了莲花。父亲说莲花是中药,具有清心、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父亲结婚的第二年便有了她,父亲看着母亲的脸说,就让女儿叫爱莲吧!
后来,父亲去了江西省的莲花县学习种植莲花。父亲的技术非常好,他种植的一片片莲花长势旺盛。一天,劳累过度的父亲,突然倒在了莲花池里。伙伴们紧急把他送往医院,可两天后父亲失去了生命。那时母亲正怀着双胞胎的妹妹,两个妹妹出生后,母亲眼含着热泪为两个妹妹起名,一个叫学莲,一个叫香莲。
爱莲的父亲之所以喜欢莲花,我猜莲花纤嫩、柔韧,尽平生力量驱除污浊,能穿透重重淤泥与深水,凸显生命的高贵与鲜活、英姿与神韵。母亲则喜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我听了爱莲讲述的故事,下定决心,要抽时间去看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肇源,看看常家传承光大的莲花。
那次我和爱莲分别后,经常通电话发视频。让我最难忘的是,回家后,一双绣着莲花图案的鞋垫竟在我的背包里出现了。我猜一定是爱莲偷偷给我带上的。我向她表示感谢,她深情地告诉我说,鞋垫是她看着我的照片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祝愿我走千里路,脚下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浊。
幸运的是,去年7月,我来到了肇源县的西海湿地公园。
一眼望不到边的湿地公园,无论山体还是水面,以及湿地公园的小桥、甬道和唐人街,都透视着景区的魅力风情。高高低低莲花的样貌千姿百态,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上,花瓣白中带粉,粉里泛红,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有的莲花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躲在碧绿的叶子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像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细心地梳妆打扮……
湿地公园时而有雨滴落下,轻轻地落在圆圆的莲花叶上,成了一个个球状,那么晶莹剔透,熠熠生光。然而棵棵莲花在争相媲美着自己身上的水珠有多少。被雨水洗涤过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股沁人的清香,一只只温馨可爱的小鸟飞来飞去,真是满园莲花香,鱼儿池中游,莲花连景连心,游人醉景醉情啊!
我撑开伞观看着朵朵莲花的绚烂、精致和美好;观看小桥下红色的、黄色的鱼儿游来游去。这里一步一景,一桥一景,桥在景中,景在桥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特色浓,有着江南风韵的城市景观。突然,一个撑着伞纤细的身影在我眼前闪过,咦,那不是常爱莲吗?我匆匆地向前赶去,早就祈盼着和她一起回家看看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听听家里还藏有多少清廉爱莲、香清益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