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是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拥有悠久的学科历史,学术传统厚重,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院系之一,2017年中山大学的哲学学科被荣誉选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提到这座顶级学术殿堂的哲学研究事业,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王华平教授。
科研是面对未知的探索之旅,王华平始终以勤勉之心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他从问道哲学之始就立志于理解人自身的奥秘。“认识你自己”,这既是苏格拉底的座右铭,也是王华平心目中的“大问题”。“大问题”可分解为知觉、意识与行动三个方面,他的学术研究正是从这三方面展开的,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连贯思考。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觉哲学,提出了关于知觉内容的“共存论题”。中期转向行动哲学,提出了“行动的知觉理论”。近来,他集中于意识研究。他率先论证了最有希望解决人工意识问题的是错觉论,和一些主流理论,比如全局工作空间理论、信息整合理论、高阶表征理论。最近,他尝试用预测加工理由来解释意识与人工意识问题,有望取得新的突破。就这样,王华平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美丽新篇章。
王华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为他带来了良好的学术声望。特别是他论证清晰、语言流畅、问题前沿的写作风格,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众多的期刊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为同行的成就进行把关,这其中就包括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于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它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杂志社首任社长。如此盛名的期刊多次邀请王华平担任编委与审稿专家,足以彰显他在领域内的典范形象。
《中国哲学前沿》作为中国第一本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哲学类专门期刊,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国际哲学界的广泛关注,迄今已成为世界学者了解中国哲学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能够获邀为该杂志评审来稿的,必定是在哲学研究领域具有资深造诣、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权威专家。王华平对每一篇稿件的审核意见都精辟透彻,体现出他恢宏的技术光辉。此外,中国哲学学科的顶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权威期刊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都纷纷邀请他负起评审重任,他有力促进着西方哲学研究领域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
翻开人类科学发展史,总有一些人能够拨开云雾,站在科学的顶峰,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王华平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远见和格局观的学界楷模。毋庸置疑,在我国对西方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中,王华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为此他始终以广阔的胸襟去面对和审视西方哲学中蕴含的智慧,加速着中国学者在西方哲学领域的思想碰撞,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王华平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