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8日
父亲来我家
○ 李尔莉
  父亲的头发全白了,精神明显没有以前矍铄,身子微微佝偻,皱纹纵横交错,说话声音越来越低,但他的想法却越来越多,总是“杞人忧天”,父亲真的老了。
  父亲来时,陕北刚进入浅夏,气温却在春天徘徊,冷热不均、阴雨绵绵。父亲在我家住了五天,其中就有四天下着蒙蒙小雨,但这蒙蒙小雨根本挡不住父亲,父亲年轻时曾穿着十斤重的牛皮鞋步行三天三夜到县城参加转正考试,结果考了全县第一名。父亲想到哪里去,都是走着去。
  第一天,天空下着蒙蒙小雨,气温只有四五度,父亲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一大早就出发了。他步行去了开发区至刘渠子区域的所有药店,目的是对比药的价格。那天上午十点多,我正在上班,突然父亲打来电话问我医保办有没有熟人,说医保制度改革了以后,以前每年给卡里打的2500元不知去向在哪里。父亲问得我目瞪口呆。我赶快给朋友打电话询问情况,朋友说医保卡的费用的确比以前打得少了,医保改革以后,这笔钱就统一划入统筹账户了。当我给父亲解释了以后,我和父亲同时明白了。这一天父亲并没有买药,仅仅是为了解药的价格,却步行走了六七里路。
  第二天,天空依然下着蒙蒙细雨,父亲像按时上班一样,饭后一早就步行到头天考察好的刘渠子药店买回一大包药,父亲说是给哥、姐备的药,有感冒、咳嗽、痢疾等日常用药。我趁机将家里疫情期间存放的两大包药拿出来,疫情已经几轮都过去了,我也没有阳,这些药若放着过期迟早都得扔。父亲却如获至宝。看着父亲喜滋滋地整理药品,我还是有点读不懂父亲,我知道,哥姐都很少患病,往年存的药都因为过期扔掉了。突然,我想起母亲说父亲不知道有啥病,常常偷偷地吃药。那天,父亲突然在饭桌上问我:“饭后血糖7.8是不是高了?”我说:“正常的。”父亲低下头,压低了声说:“我以前吃降血糖药,结果后来药店不给卖药了,说需要医生诊断证明才能服药。”我说:“是药都有三分毒,没病为啥吃药呢?”父亲听了没有吭声,感觉像不相信我说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毕竟我不是医生,说话没有充分的依据。后来,我才明白了父亲的心思,父亲这几天出入各大药店的目的不光是考察药的价格,还会在药店测量血压和血糖,当医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不高”的时候,父亲心里窃喜,但他绝对不会告诉我,毕竟他曾偷偷地服过降血糖药,那是他一生都不愿公开的秘密。
  第三天,天空依然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父亲像早有策划,一大早在开发区每个肉店和超市出入,目的是去考察猪肉的价格。我问父亲:“考察猪肉价格干嘛?”父亲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严肃地问我买肉多少钱。经过价格对比,父亲认为我买的猪肉每斤贵了五毛钱。我说:“就差那么几毛钱,不算什么。”父亲沉默不语。
  第四天,像谁惹怒了天公,板着一副凶脸孔,十点多才开始下蒙蒙小雨,父亲在我家门口买了一袋月饼,一袋麻花。父亲决定要回老家,要给老家的院子安水管,说院子下水道不好。父亲把自己买的药和我给的药分成三包装好,万事俱备,就等哥来接他。这时,父亲反复强调说回老家安水管一事,我没有说什么,因为老家已经多年没有住人,院子放一个彩钢房,雨再大,也不会把彩钢房推走,可是父亲认为老家很重要,他语重心长地说:“农村老家千万不能丢,不然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城里如果待不成,如果农村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那就惨了。”
  到了第五天,依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公像在偷懒,有时下几滴雨,有时又阴沉着脸。哥一大早就来电话说他来接父亲,父亲接完电话就又窸窸窣窣地整理行李,今天父亲没有出去,但总感觉像有心事一样,在客厅来回走动。突然父亲说:“你四大想卖地方,才卖五万元,我想买来,以后我和你妈去世,家里过白事可以用。”我一听,先是惊讶,而后捧腹大笑,说:“不要白浪费钱了,人都很健康不要胡说,像杞人忧天。”父亲长叹了一声,没有说话。
  到了中午,哥来了,哥一进门,父亲就说起买地方一事,哥和我的观点一样,父亲似乎很失落,沉默好一阵子。父亲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学校长”,那时候,父亲背抄着双手,高昂着头,说话声音高八度,总有一种威严和霸气在家里的犄角旮旯荡漾。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话越来越失去了效力,好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下午,哥和父亲回了老家,哥雇佣两个工人安水管,其实,父亲打算与哥一起安装,这样节省钱,结果他的决定还是失败了,想来父亲一定很失落,他的话一天天失去了效力,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天,哥就带父亲回了银川,其实父亲多么想待在老家自由自在,他想买四大的地方,想在门口种瓜种菜,想把破烂不堪的窑洞返修一下……可是,父亲已经不是过去的父亲了,他年纪大了,再不能干这些苦力活了,所以他的打算犹如肥皂泡沫,一晃就消失了。
  父亲一生精打细算,计划去世以后的事情也情有可原,他的目的还是为了给儿女们减轻负担,可怜天下父母心,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如今,父亲七十多岁了,他一生省吃俭用供我们仨上学,如今,光景好了,可是父亲依然精打细算,不管买啥东西,都要提前考察价格,他说自己是从苦难年代走出来的,时刻都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