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因工作去香积寺,途中同事接电话,单位有事儿了。我让他开车回单位工作,独自一人进了香积寺,和香积寺方丈交谈中,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而紧处加楔子这句话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家里几位朋友又有紧事儿,电话如十二道金牌般一次又一次催促。给同事打电话,他说工作正紧张,过不来。我抱着侥幸心理,说不定能挡上过路的出租车。
于是辞别方丈,走进了雨幕中。到了香积寺门外,我傻眼儿了,路上全是匆匆赶路的车,就是没有出租车。我硬着头皮向子午大道走去。一位快递小哥骑车从身旁掠过。咦,我何不挡一位快递小哥,让他送我一程呢?于是堆出一脸的讪笑,连连向电动车、摩托车招手。三辆摩托车都没理我,一位老乡倒停下了。我说明意思后,他表示方向不对,不顺路。再挡!终于又有一辆电动车停下来了。雨披下挂着水珠,一张淳朴充满疑问的脸。我赶紧说:“大哥,我的车出问题了。方便的话顺路捎上一段儿。”那位大哥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区政府(区政府和我上班的公安局隔着一条马路)。他说回家只到神禾二路,我这时怎能放弃这根儿救命的稻草呢,“大哥能捎到哪儿是哪儿,多谢了,多谢了!”说话时不待大哥应允,就坐上了电动车的后座。这位老乡说,雨披是双人的,你拉起来顶上。“雨大得很,赶紧走吧!”这时我的心情,高兴、感激……反正没说出几句连贯的话。
车跑开后,我有意和老乡套近乎,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通过聊天儿得知老乡姓王,是郭杜任家寨村人,比我大三四岁,村子里已经拆迁了,在黄良打工回家遇上我。我一再表示感谢时,老王说得最多的是,出门了,谁还没有个难处,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没啥!并表示把我一直送到目的地,我更高兴了。我说下车时用微信给你扫几十块钱,他一口回绝,“什么钱不钱的”,并不时提醒着我“坐好了”“有水坑”“要转弯儿了”,大雨中老王载着我,就这样向韦曲进发了。
中途老王问我在什么部门上班儿,我说在公安局,他没说什么。当我回过神儿时,车已经到了长安公园,我问老王是不是跑过了,他说:“你不是在地铁站口的公安局吗?”我说:“对不起老王哥,怪我没说清,公安局已经搬到政府对面儿了。”他呵呵一笑,“没事儿,咱再折回去”,于是从城南大道又折而向西,才到了公安局门口。
下车了,我说:“王哥,咱俩加个微信,我给你发个红包儿。”(这段路加上绕道儿应该在十公里左右,出租车费用应该在30元左右,我准备给他发50元的红包。)他一口就回绝了,“谁没有个难场的时候,难道咱光认得钱,没钱啥事都办不了!”几句简单直白的话,听得我心里暖烘烘的,我说那好,留个电话,以后我就是你的兄弟,他爽快地告诉了我电话号码,我拨过去说,“王哥你存上”,他用手抹了一把满脸的雨水,又一头冲进了雨幕。
看着老王背影消失在雨中,我才想起还没问他的大名儿,但是那张憨厚淳朴的脸,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于是手机的朋友里多了一个人,“雨中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