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直到今天,我们在庆祝端午节时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比如: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等等。对于我们家来说,每年的经典项目就是:包粽子。
今年也不例外!街边植物的叶子上还躺着昨夜圆滚滚的露水,我和外婆就已经买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回家包粽子。
开始动工啦!我和外婆都各拿了一片粽叶,接下来只见外婆行云流水般将粽叶包成一个立斗形的锥体。于是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把我手中的粽叶也包成一个立斗形的锥体。接着,外婆从糯米袋里挑了一勺,我也挑了一勺。咦,怎么米还是这么少呢?我不甘心,又挑了一勺,但也无济于事。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粽叶有个“无底洞”!我连忙换了一片新的粽叶,果不其然,这一次比上一次好得多。但到最后封口时我又犯了难,怎么封不上呢?一会儿这儿漏米,一会儿那儿粽叶散架,我手忙脚乱,急得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外婆见到我这狼狈的样子,忍俊不禁,边笑边说:“我教你,你看看,你的脸上也是白白的小糯米。”于是,我专注地看着外婆操作,只见外婆将粽叶左折一下右包一下,便成了三角粽子的形状,再拿粽绳左右缠绕,打成一个蝴蝶结就做好了。我一开始也云里雾里,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摸出了头绪,也一本正经地学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和外婆很快就包好了一大盘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就像商店里的艺术品,而我包的粽子可能是残次品,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这时,外婆说:“包粽子没有技巧,只有熟能生巧。”我很不解,但也没有追问下去,因为着急和外婆去蒸粽子了!
过了二三十分钟,终于蒸好了!外婆打开锅盖,香喷喷的粽香扑面而来,我的鼻腔顿时被这粽香“绑架”了。而那一团团的蒸汽好似一群迷路的小绵羊,在四处寻找着大队伍。这时,爸爸和妈妈回来了,我们一家四口坐一起,剥开粽子的外衣,露出晶莹剔透的糯米,一口咬下去,嗯,那糯米的香味在口腔里四处乱窜。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居然发出“嗝”的声音,小肚皮都要被撑破了,但是我的手仍然没有停,外婆和爸爸妈妈见状都开怀大笑。
端午节包的是香香的粽子,传达的是浓浓的情意。无论是包粽子、插艾草,还是赛龙舟、戴香包,每一个风俗都在表示人们对端午的重视,也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指导老师: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