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9日
芦花深处有沣水
○ 王洁
  千年之前,有旅人误入一片水泽,脱口而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放眼而望,秋水旖旎,芦花苍苍,白霜茫茫,烟波浩渺的水畔处“伊人”若隐若现。满载诗与梦的芦花深处,尽是沾染着水波的故事。
  循着古老的跫音,从世纪大道的沣河东岸启程,沿渭河东岸步行至马王村,逶迤于高桥到沣河大桥之间的沣河湿地公园便跃然眼前。
  至于沣河名称的由来,说法各有不同,可以明证的是,两千前年便有沣水之说。《诗经·大雅》说:“沣水东注,维禹之绩。”周代丰、镐两京紧靠沣河两岸,秦阿房宫,汉、唐长安城亦邻于此。而今雄踞此地的帝王将相早已作古千年,曾经的上林苑也没入寻常百姓家。游鱼上下,百鸟飞鸣,红莲白藕,翠柳青浦,参差错落成这沣河湿地公园。
  春日里,旧柳浮芽,云雀啁啾,一河春水碧绿,树木覆以春色,草间点缀百花。偶有薄雨,也是绵绵密密。如此天气,徜徉在沣河的斜风细雨中,漫步到“诗经里”,穿过时光迷雾,仿佛回到了那个“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遥远梦境。这是建于沣河河畔,以诗经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这里是被诗经浸润之所。漫步在此处,时常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错觉,孩童身着古老的装扮在小径里嬉闹,也常有豆蔻少女,穿汉唐装束,含羞回首,三两相携。小镇中古风古韵的商铺也是烟火味十足,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陈列眼前应有尽有。在这里还可赏民俗观表演,大隐于市,小隐于野,伴着这诗风雅韵,来此小憩半日,岂不快哉!
  走出“诗经里”,天放晴,在阳光的映射下,微风将充满泥土气息的花香在空中抛洒,千亩油菜花遍布田畦,犹如一块巨大的没有分割的金黄色地毯,又如同光影绚丽的油画世界,在这个远古时代就以墨为美的城市里,绽放出自己的姹紫嫣红。一株株,一串串,随风摇晃着。往远处走去,樱花盛开,满树粉红,不少游人流连于花丛中,与飞舞的蝴蝶、鸣叫的虫鸟,一起逗趣互答,共赴一场大自然的生态盛宴。
  生于水泽的人,大多眷恋水乡温厚。如今我便是这游人之一,在初夏,带着这一肩残阳缕缕清风,步履缓缓,走在河堤上。匆匆照面的行人,也被这斜阳烘染了心情,神情温和,活泼自由。我不禁心生艳羡,生活在这里的人真是幸福啊!终日里,对着这山水斜阳,静待着年岁更替。漫步在弯道竹林中,有曲径通幽的妙趣,微风穿林而过,满目青翠。等到秋日的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山色掩映得分外温柔,大片的金鸡菊肆意地盛放,金黄点缀着秋日的萧瑟,与之辉映的还有在秋风中摇曳的粉黛乱子草,犹如秋天的信差,诉说着无尽的温柔。少女的裙摆和温柔的花瓣,都一同没入秋境里,几只落单的山雀在绯红的云雾里滑翅而过,天与云,山与水都模糊了界限,沾染了一身泥土木香的旅人,轻掸草屑,吆喝萍水相逢的行人,在夕阳的尽头各自分途,寻找自己的归路。
  沣水冬夏不浑,清澈碧透,砂石晶莹。暮秋时分,独走沣河渭河交汇口,湿地漫走,惊遇鹳鸟群,环绕芦苇旁。突然,一只鹳鸟静卧枝头昂首低鸣,构成一幅意蕴无穷的水墨花鸟图。青草蓝天,水鸟嬉戏,枝蔓迎风摇摆,有如人间仙境。远远眺望近岸的水草疯长,参差荇菜,无人来采,更有淹没在这一汪翠绿中的孤独木船,像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带着阅尽千山的缄默,淡然守候,来人渡河。一江沣水,哺育了两岸人家,晚风中,沿江的路灯亮起,仿若同悬挂的灯笼一起摇曳起来,多情又风流,这是多少诗词都歌不尽的水泽温柔啊!
  假日里,三两好友,携朋引伴,娱情山水,在沣河湿地公园里享受着城市喧嚣之外的野趣。一顶顶帐篷拔地而起,让这片广袤的草地生出一丝浩渺天地外的人间温情。傍晚时分,野营烧烤,烟雾缭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笑闹声在水畔微风中隐约可闻。不同于此时此处的温暖闲适,早些时候,欢乐谷里人声鼎沸,嬉闹声不断,孩子们尽情地玩乐,瞬间让整个公园增添了许多童趣和欢闹,打破了湿地的静谧与悠远,把我们拉回到这个炫彩纷呈的新世界。
  消逝的故事和东流的春水一般,一去不复回,今日的光影也不似昨日,远古的捣衣声依旧在江畔回荡。岸芷汀兰处,涉江而过的人,是否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香草,历史的夯土像是一席旧袍,把过往人事落下的足迹也一并掩埋,远远地望去,仿佛记忆中的老船还是横卧在青草更青处,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味。
  闲暇之余,徜徉在这如诗如画的水泽中,酣眠在这被多少风流故事浇灌的故都里,借着碧波把生命擦拭得清澈澄净,于衣食碌碌之际,去听闻独属这座城市的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