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云:“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杨津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生涩疾驰,用笔拘而无纵,收放自如,给人一种笔墨浓重的感觉,厚而不滞,重而不躁,宽博中蕴空灵,让人感觉到一种古拙厚重大璞不雕之美。然细品之,可深究她对书法有敬畏之心,不是简单玩书法的人。
杨津的书法尤以章草和隶书见长。其章草作品,与二王的行云流水、渴骥奔泉不同,她的章草似长江流水一般,充满活力。古厚浑圆、字迹苍劲、结构险绝,有帖韵碑骨。放眼看之,但觉其书字势伟岸,宛然丈夫气概,颇有鲁迅有言秦汉时代之精神“豁达闳大之风”“气魄深沉雄大”。故观其书,有令人驰思的余地,有让人驻足的引力。杨津的隶书则随心所欲,结构多取横势,或左右伸展,突出横向间的揖让关系,具野鹤闲鸥之态,似雁舞泉旁之姿,表现出一种烂漫遒丽、明净润泽的极致状态。看似慢条斯理如老僧入定,但内力无穷,似静还动,以静制动,犹如中国传武中的太极拳,有动静相生之妙,使之看上去更加丰富唯美,从而形成和其章草一脉相承的拙厚、古静、正大的审美体系。
若要比较准确地评论书画家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自然应以其思想为中心来诠解。近年来,杨津钟情于对清人郑簠隶书的深入解读和研习,所著《郑簠隶书临创手记》一书,不事说教,不以闲言碎语为要。她以开阔的视野、深邃的目光、宽厚的胸襟,经过积累沉浸在郑簠隶书中大胆的呐喊,是其用心灵、用情感、用热血浇灌出的精神图腾。
杨津是我比较关注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女性书家之一,她于书法创作、理论研究之余,并能热心于书法公益事业,用自己的专长服务于南昌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有此朝气,实是令人艳羡之处,体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使命担当。看看她这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我感到她的取意是不虚妄的,我也愿意推荐这个扎扎实实做书法和做书法有关事儿的人给大家。
2023.5.20宽叔于藏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