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5日
方正严密写生机
——杨津唤醒了清代隶书大家郑簠


  历代书家颇多,当代名家辈出。杨津女史,江西南昌人,笔墨生辉、文采清秀,她唤醒了郑簠、推广了“郑隶”,是当代书法界的功臣,也是我的榜样。多年来,我一直在呼吁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一起同频共振来振兴书法艺术,杨津的贡献触动了我对书法的感情,故作此文。
  作为当代书法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推广并宣传历代书法名家,让那些沉睡在我们书本里的书家们站在榜样的高台之上,为书法歌唱,为书法喝彩。榜样越多就越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使得学习书法的门路也将更加广阔。或许是多年来书法的普及还不够,世人只是知道王羲之、颜欧柳赵等几个人而已,对这位清代隶书四大家之一的郑簠先生却熟视无睹,殊不知郑簠学习汉碑长达三十余载,为访河北、山东等地汉碑而倾尽家资,家藏碑刻、拓片足有四大橱之多。
  从历史的角度看,如果说三皇五帝离我们太遥远,周秦汉唐离我们亦很远,那么宋元明清离我们还算略近一点,近者与我们的文化接近,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它。先秦文化虽然很好,然而离得太遥远,人们往往觉得不够亲切,好比父辈和祖辈离我们很近,我们觉得很亲切,爷爷的爷爷虽然是更大的长辈,但他离我们太遥远,甚至因为没有见过面而变得不够亲切了。郑簠离我们相对近一些,便显得亲切了许多,学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因此,不论是离我们多么久远的书法家,只要我们去唤醒他,让世人更好地认识他、了解他、学习他,便是功德无量,这也是我们书法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要想从尘封的历史中唤醒一个人谈何容易,有时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杨津以一己之力,多年的精心研究、刻苦学习,终于得到许多同道的鼓励和评委的认可,并且编著了《郑簠隶书临创手记》一书,其中观点显著、特征鲜明,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郑簠,知道其隶书的特点,了解其隶书的全貌,使得书法爱好者们有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和途径,让这位不太被世人瞩目的隶书名家绽放出绚丽的光芒,这让人不得不说杨津是功不可没的,她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一个书法家的初心,这是当代书法工作者们难能可贵的一点,所以说,她是我的榜样。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艺术报·书法艺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