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头大马盒子炮,整个西府摇三摇”,是乡里对他祖父最权威也是最明晰的解读,他却从记事起根本没有见过祖父。虽然在他奶奶的坟宅右上角、帖家岭最好的穴地里有他祖父的坟宅,但沟里沟外的人都知道那是个衣冠冢,他祖父死在哪里,他父亲都不清楚。他懵懵懂懂只记得凤翔府和县衙里的官兵隔三岔五到书房沟捉拿他祖父的情形。官兵每次进了书房沟,就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们王家大院围得水泄不通。他父亲每次回话人没在大院,官兵就是不听;每次他们在大院外徘徊几个时辰后,才顺着墙根摸进王家大院,可是每次都空手而归。沟里的人心里明得像镜子,每当二更时分,沟里的狗狂吠不已的时候,那是一刀王回家了。帖家堡的更夫老李头就亲眼见过一刀王回家时的壮观场面,挎着长枪短枪的马队足足走了快一袋烟的工夫,一刀王才最后抖着披风下了马。要不然,王大善人怎么能有三个奶奶,而且一个比一个水灵,金莲一个比一个小。他至今还记得,最小的三奶奶张摆柳,走路如春柳拂地,这是他们书房沟最有学问的帖家老举人帖明儒给他三奶奶起的外号。满沟的人看见她,都不敢大声喘一口气,那个景致呀,真是他最大的骄傲。虽然他是大奶奶的嫡孙,但他对三奶奶有着一种胜过对大奶奶的油然而生的敬意。只可惜,比他爸还小两岁的三奶奶,在他们家只生活了不到两个年头,就在给王家唯一的一次生产中难产死了。他听王家的长辈们说,一刀王闻讯回来,待了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在官兵爆豆似的枪子声中跑了。自那次离家后,一刀王再也没有回到过书房沟,就连一刀王的老母亲去世发丧,一刀王都没有回来。他听人说,他的曾奶奶发丧时,宋哲元调集了整个西府的快枪手二百多人,埋伏在书房沟的四周,足足等了十四天,直到他的曾奶奶发丧完毕,都没有见到一刀王的踪影。就这,宋哲元还不死心,在一刀王老母亲的坟头埋伏了七七四十九天,都没有捉拿到一刀王。
一刀王真的从人间蒸发了吗?一刀王消失都二十年了,整个西府仍然争论不休。有的人说,一刀王去广州投奔了革命党;还有人说,一刀王去东北投了张作霖。总之,再也没有一丝音讯。可他听父亲说,他的三叔父王绅最初是被他祖父叫走的。他只记得大前年三叔父来信说,他在香港一家造船公司当工程师,三叔父可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他不知道在哪里,更不清楚日本离书房沟有多远,他只知道,父亲不止一次地说过,日本人坏得很,你爷爷是在蒋、冯、阎的中原大战中被蒋介石的士兵打死的,连个尸骨都没有留下。他的父亲王鼎领着他的二叔父在河南足足找了半年时间才六神无主地回来了。他的二叔父端了一个铁皮匣子,说是他爷爷一刀王的骨灰。可是里面装的是什么,他至今都没有弄明白。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刀王十有八九成了孤魂野鬼了,可他就是不敢往深处想。每次大年三十家祭,他父亲跪在他爷爷牌位前悲痛不已,他总是在心里压着万丈怒火,认为他爷爷都是叫帖家给逼的,要不然他爷爷怎么会铤而走险,走此绝路呢?
王大善人毕竟是王大善人,爷爷桀骜不驯的热血一直在他血管里涌动着,今天的书房沟谁不怕他王大善人的鞭杆呢?他每次出门,两个保丁一前一后紧跟着,他却除了既做拐杖又可护身的鞭杆外,从不带家伙。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王大善人有几下子,可谁见过他大打出手呢?保长的鞭杆在书房沟近千号人的眼里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保长的鞭杆在地上戳一下,本家里外,都得赶紧缴上捐税。都说民国的赋税多如牛毛,可在书房沟,再难收缴的苛捐杂税只要到了王大善人的魔杖面前,都一个子儿不落地按时缴了。要是稍有抱怨,叫王大善人的鞭杆在地上戳两下,你就得驴打滚,三天翻一番了。后沟的贾三保,被王大善人的鞭杆在地上戳了三下,贾三保和他那唯一的传香火的儿子就一同在深更半夜被县衙的保安队抓了壮丁。到现在都过去四五年了,贾三保的媳妇贾田氏还躲在娘家不敢回来,对贾家父子的死活,贾田氏的嘴皮子张也不敢张一下。这般风光、这般威严,日薄西山的老帖家可是百十年都没有了。
传言说,王大善人说一不二。帖明儒老举人在县府衙门告了整整十年状,都没能动其一根毫毛。虽说前任县长田维均刑简政清,被老百姓称为清水明镜,两次把王大善人绑到县衙,但两次王大善人都毫发未损地回来了。方圆几十里谁动得了王大善人呢?
最为神奇的是,王大善人与书房沟所在乡的乡长大老鸦贾天行有了结怨。贾乡长买通宝鸡专署专员温雅信,温专员速撰公文:“即刻将龙尾乡书房沟保长王茂德撤职,交专署并案查办……”
一个小小的保长捅到了专员公署,温专员的警备旅派来了一个排的士兵,把王大善人押进了专员公署的死牢里。
专审一个月后,准备以私加苛捐、草菅人命为名押赴刑场,省府的处决书都到了。谁承想,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纸公文赶着处决书第二天也到了。怎么样?官大一级不仅仅是压死人那么简单,温专员亲自坐着书房沟百姓从来没有见过的美国十轮大卡车,把王大善人送回了书房沟。就凭这,王大善人能不春风得意抖几年吗?
整个西府都知道王大善人有一个上通玉皇大帝的三叔父,是国民政府高官何应钦的同学。是真是假已经无关紧要,反正是王大善人不到四十岁的年龄三进宫后,再没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要不,书房沟遭了通天大火,袁县长火急火燎地跑到书房沟,王大善人在王家宅院里大门都没有迈出一步,袁景珏县长最后还不是诚惶诚恐地一口一个仁兄去登门拜访。虽然他比王大善人大了足足有七八岁,可太上皇的威势,他在没有踏进龙中县的地界时,就死死记在心上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