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文化绵延于万古长空,从立木为信的古风中缓缓走来,在水击千里的鲲鹏中豪情万丈,于衣袂飘飘的宋韵遗风里迤逦而继,成为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陪伴,融进了民族的魂魄。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与陪伴,构成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灵净地。
从寸草报恩心,到赤子报国志,从君子慎独到兼爱众人,传统文化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千载风霜,常伴每个华夏儿女的日常生活。回首历史,我遥遥望见烟雨蒙蒙的江南,壮丽雄浑的长城;我侧耳聆听孔孟传承的教诲,婉转婀娜的戏腔;我闭目轻嗅天街小雨的清润,人间烟火的芳香。在浮躁风气甚嚣尘上的境遇里,我们品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练就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读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我们赏飞阁流丹,碧瓦朱甍:北京紫禁城黄瓦红墙,金扉朱楹,勾心斗角,巍峨壮观,诉说着古时候王朝的繁华;拉萨布达拉宫,鎏金铜瓦,绣闼雕甍,气势雄伟,辉煌金碧,展示了藏族古建筑的精华。传统文化久久陪伴,流传悠远,因其内部蕴含的不朽精神,深刻于民族的基因中,代代相传。
自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宋元时期的多元并包,那些著述宏富、异彩纷呈的思想洪流,闪烁着灿若星辰的人文之光,使醉心研究、求知好学的民族精神一直陪伴着中华民族。
黄帝大战蚩尤时的血荐轩辕,十月革命后点燃炮响的星火燎原,那些英勇刚烈的人格,使坚毅顽强的民族精神一直陪伴着中华民族。不管是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的探路者,还是疫情时期医务人员的慨然以赴,这份不畏艰险、不惧危难的勇气和魄力,将小我的微光汇聚为大我的皇皇,迸发出一个大国面对困境一往直前的中坚力量。
当我们伫立在一直陪伴着我们的历史文化面前,我们感怀于它们深厚的积淀,感念于先人的智慧与情怀,亦感动于遥远的共鸣,为之震撼、为之自豪、为之热泪盈眶。从风景古迹到国宝文物,从精美刺绣到动人戏曲,从民俗活动到礼仪节庆,中华民族留存下来的文化自然遗产,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它们既是载体,昭示着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举世无双的万千气象,它们又是纽带,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陪伴着、凝聚着、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绝。时代发展如滚滚的车轮永不停歇,亦如转动的齿轮聚力向前,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藏和承载着的民族精神,如同永不枯竭的燃料,为祖国发展前进提供最充足的能量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