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6日
养花小记
○ 卢慧君
  养花还是近两三年的事。女儿上了大学,便有了大把闲暇的时间。加上搬了新家,也有地方,便想着养花。从小就喜欢花,却不会养花。因为是小白,对花就没有多高的要求,只要好养就行。事实上,我对花就是没要求,不管啥花,甚至小草,都喜欢。
  周末去花卉市场逛了一圈,那里的花真不少,选了吊兰、绿萝、红掌和一盆正在盛开的杜鹃,又买了几个漂亮的花盆尽兴而归。
  阳台上多了几盆绿植,屋里马上有了生机,有种把春天栽植到屋里的感觉。空闲下来,心思和注意力都被几盆普通的绿植牢牢吸引。有次和先生骑车到郊外游玩,看到堤边新翻的泥土里栽满了小树,想到曾看到有篇写养花的文章,作者也是常养常死,后来发现花盆里的泥土只是根部四周有,底部是土渣,以后买回的花都要换土。我喜出望外,提了满满一大塑料袋的土回来,实施换土工程。结果又是适得其反,花很快出了问题。又跑到花市问老板,老板建议我们买营养土、营养液。哦哦,土质稀薄,营养不良,需加餐啊!
  果然,花的寿命在我手中开始延长,但还是有死亡。后来,每到春天,我都会补充几盆绿植。
  一直喜欢香气浓郁的栀子花,今年初夏买了一盆。茂盛的花枝向四周恣意伸展,两朵已开,还有一朵是青绿的花苞。先生嫌花盆小、花枝太散没型,就换了一个花盆。移栽时,根部深埋,枝条尽量往拢收,还突发奇想,找了一根细绳系住。经他一番折腾,原本盛开的两朵花瞬间凋落,还有一朵已经饱胀吐白的花骨朵也迟迟不见绽开了,似乎还越来越小。
  过了两天,先生突然惊喜地叫我,说栀子花又活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奔了过去,果然,枝条上开始有了米粒一样的绿芽,枯枝看起来也软了不少,我喜不自胜,对它更加关心。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来看它,有时一看就是半天。它也没让我失望,一天一个样。头天还是小芽芽,第二天就展开了,油亮油亮,翠绿翠绿,像小鸟的舌头。隔天再看,叶已明显变大,里面又冒出了小芽,如此循环,茎随叶长,蹭蹭蹭,没几天,就长出多半尺高,又是蓬蓬勃勃的一盆。只可惜错过了花期,开花只能待明年了。
  有次散步,在马路边的架子车上相中了一盆清香淡雅的茉莉花,便买回了家。因为听老板说不能见光,先生便把它藏到餐桌下面。我笑道:只要不在阳光下暴晒就行,至于像你这样藏着掖着吗,那你买这花还有啥意义?先生这才把这盆花从餐桌下挪到客厅的花架上。这株茉莉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叶子枯了又绿,绿了又枯,反反复复,一直到仲秋,才彻底结束。
  但不管我怎么用心,室内花盆里的花就是没有户外直接栽在土里的花长得繁茂、艳丽。其实想想,养花如育孩儿,不光要顺着性子来,而且要经历一些风吹雨打,才能成长得更好。特别是户外的花接受了阳光的爱抚,得到雨露的滋润,吸收了天地的精华,特别是根部能深扎泥土,源源不断地吸收养分,自然长得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