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最早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八百里秦川土肥水美。关中有西府、东府之分,都盛产美酒。西府有“凤鸣岐山”、“凤翔天下”之美誉,所产美酒名“西凤酒”;东府在大河之滨,有“鱼龙变化跃龙门”的“龙门特酒”。东龙西凤,美酒飘香,既有关中汉子的豪爽奔放,又有三秦女子的清纯柔绵,堪称三秦双娇,比翼齐飞。
品西凤酒须在凤翔东湖的柳荫之下,因为凤翔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女人手”最宜在此相聚。此时不妨请三位宋朝的诗人同来雅集,首先是东坡先生,他在此地做过官,东湖的疏浚就是他的功劳。当然他在西湖也有贡献。重要的是他饮酒的节奏舒缓,懂得怜香惜玉,细细品味,并能生出很多故事。比如举杯时他先要“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第二位李清照,她的诗清丽脱俗,也和西凤酒的气质相宜。比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一位是林逋。林先生为人清高,诗风亦清奇。他赞美梅花“天与清香似有私”“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尽吟罢一衔杯”,他喜欢轻酌慢饮。此时清风徐来,早有以手美著名的凤翔女子把西凤酒斟好,大家举杯、闻香,然后细细品味,无不赞叹好酒的气味独一无二。闻起来清香,喝下去轻柔,就像微风中的东湖柳丝,让人尽享牵手之乐。
品龙门特要在东府韩城选一个古寨的院子,摆两个方桌,八个板凳,一桌一坛酒,一定是在地窖中放置了三年以上的龙门特原浆。
请客一位即可,那一定是唐人李白。他的饮酒诗豪放有气势,合乎老秦人的性格,合乎龙门特酒的性格,更切合韩城的地理位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韩城就在奔腾的黄河西岸。
韩城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连接的阶梯台地上,由于水土流失,造就了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和复杂多变的小气候。其出产之粮食类作物,量少而质优,尤宜于酿酒。韩城是国家命名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差不多有三千年的建城史,《诗经》里就有“溥彼韩城”的赞歌。在梁带村出土的周代古芮国文物中,就有许多精美的酒器十分耀眼。中华民族的造酒史非常悠远,酒业的祖师爷杜康就是关中东府人,韩城人性格中的豪爽仗义,做事上的勤劳智慧,做人上的纯朴热心,反映在文化上便是黄河行鼓般的磅礴大气;反映在做酒上就是醇厚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