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有许多钟塔建筑。
在最初的时候,它们既是钟塔也是瞭望台,有时候还兼做灯塔和炮台。在十六世纪的威尼斯,曾经建有200多座钟塔,那个时候的威尼斯城就是一片巨大的钟塔森林。经过了几个世纪的风雨侵蚀,现今还依然保留有170座钟塔,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地震、潮汛、闪电、强风都是它们的宿敌,不牢固的地基、泥泞的土地、低劣的砖石、缝隙的植物都让它们蒙羞。对钟塔而言,这片浪漫而美丽的滩涂是它们最危险的营地。
在众多钟塔中最负盛名的钟塔还是圣马可钟塔。圣马可钟塔高98.6米,是威尼斯最高的建筑。
登上圣马可钟塔,从钟塔的钟室眺望整个威尼斯时,才发现威尼斯是这么的小巧紧凑,有条不紊。我登钟塔的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晴空,空气水晶般通透清澈,放眼望去,地平线宽阔清朗,远近景色都清晰可见。北边,越过特雷维索平原,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庄严耸立,冷峻沉寂;南边,浩渺的亚德里亚海,一片迷人的蔚蓝和美丽;阴郁的威尼斯潟湖环绕四周,湖中一座座小岛像散落的珍珠。在这片仅仅高于海平面的滩涂,在这片被潟湖所包围的正是尊贵的威尼斯共和国。这座可称为建筑博物馆的城市,在居高临下的钟塔上,很难辨识拜占庭、哥特、巴洛克的风韵。尽管如此,那种中世纪的亲切感还是油然而生。每一个来威尼斯观览的人都会到钟塔上去,无论是皇帝还是贵胄,是神父还是臣民,都想在体验它独一无二的高度时,纵览威尼斯逶迤连绵的全貌,幻化无穷的潟湖。它是威尼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对它有一种屈尊俯就的膜拜。
在很早以前的史料上说,这座钟塔从不曾出现任何倾斜、摇晃或垮塌的迹象,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座钟塔更强壮、更稳固的建筑。按照广为流传的说法,这座钟塔的地基成星型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直深入到圣马可广场的人行道下面,它的坚固似乎是永恒的。但是许多年来,钟塔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么坚如磐石,受它先天基因的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个骄傲而年迈的建筑在悄悄地衰老变弱。也还强壮的地基,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坚不可摧,接近100米高的钟塔,支撑它的桩基深度却不到18米;不明智的修复和扩建,草率地改变了它的内部结构;几个世纪顽强的海风和盐碱空气,把那结实的橘红砖块严重浸蚀;包铜镀金的塔尖多次被闪电击中,尽管它是欧洲安装避雷针最早的建筑之一……然而这一切,都使它精疲力尽,病骨支离,终于在1902年7月14日早晨9:55的时候,它扛不住岁月与人们的期待,摇晃了一下,然后缓慢地、轻柔地、绅士一般倒了下去。可以说在威尼斯的历史上,没有什么比圣马可塔楼倒塌这一事件对威尼斯人的影响更深了。14日那天黎明刚过,已被关闭了的圣马可广场四周,围满了焦急的威尼斯人,他们悲痛地等待最终时刻的到来。当那一刻到来时,一团灰尘升腾到城市上空,瓦砾在广场角落堆成山丘,风向标天使跌落在广场上,掉在大教堂门口。大教堂没有受到一点伤害,也没有一个人受伤,这都被看作一个奇迹。这座钟塔的倒塌使威尼斯人伤痛欲绝。钟塔倒塌后的城市轮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城市地平线看上去像一艘没有桅杆的轮船,平坦无奇,毫无特色,城市出现一种难以忍受的丑陋和陌生。议会当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重建钟塔。“以原样,在原址”,这句话是议会的决定,也成了威尼斯著名典故。
1912年4月25日,在老钟楼修建1000周年纪念日那天,新钟楼举行了落成典礼,重建的钟塔亮相在它的原生处,看上去和老钟楼几乎一模一样。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数千只鸽子被放飞,它们将这喜悦传递给每一个关心圣马可钟塔重生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