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3日
走笔蜀河古镇
○ 李永恩
  近几年,古镇及古村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有的“古”是古得名副其实,有的“古”则是徒有虚名。孰实孰虚,官方有定论,民间有说法。
  来到蜀河古镇,站在古镇南面的入口处,迎面看见由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的“蜀河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牌匾,旁边还有一块非常醒目的4A风景区标志。
  进入古镇,须穿过一道三米多宽、四米多高的“n”形石门。这门并非砖砌,而是由一块巨石雕空而成,雕刻之平整,雕工之精细,绝非一般石匠所为。这块方形巨石的长宽高足在十米开外。此石灰中带青,青中泛绿。
  古镇依势而建。街道不宽,四五米而已。街道两边的房屋均用青砖建成,房屋的布局统一、结构相同。临街的一面全用木质装饰,一抱来粗的柱头随处可见。门和窗户用实木做成,饰以土漆,显得古色古香、稳重大气。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挂有两个纺锤形的大红灯笼。不由想到,晚上这里该是多么的梦幻浪漫!街道的两边,一字排开的皆是店铺,以当地土特产为主。
  漫步街上,闻不到酒香才是怪事。古街上,隔三间五能看见售酒的店铺,他们大多销售的是土家酒,如杆杆酒、柿子酒、木瓜酒、拐枣酒等,用木桶或瓦缸盛,酒缸上有醒目的酒名。如果想买点带回,蜀河人可不会问你很多,比如买多少或者买什么价位,询问的目的天知地知你知他知。蜀河人则是满脸带笑地打开酒缸,盛上大半搪瓷碗让你尝尝,过后再问你“咋样?”如果你想要度数高的,或者换个酒品,他们一点也不嫌麻烦。如此这般,如果遇到适合的酒,不买个十斤八斤的,最终不好意思的还能有谁?后来揣摩,蜀河人做生意,实乃高手中的高手。
  古镇不笔直,道路也随之弯曲。古街用青石板铺就,颜色一致、大小均匀。石板铺得安稳平整,横看是方,远看成格。走在街上,根本不用担心被绊倒。相反,一种时光穿越感袭来,现在是唐宋明清,抑或是江南水乡?正在遐想之际,遇到一群身着汉服的少女在街上舞蹈,她们的身材之曼妙、面容之娇好、动作之柔美、表演之精彩,让人怀疑是仙女降临凡间。一问,才知她们是本地人,在拍抖音玩呢。
  走着走着,闻到一股馍香。抬头一看,是一家“老酵蒸馒头”面食店。低头一看,这家店内外的地面上摆了一笼笼刚出锅的蒸馍,馍的面质上乘,色泽纯正,看了都有食欲。店面门前,买馍的人已排起了长队。买馍的人,有外地游客,也有很多本地人。自己想买些带回,却嫌太大——每个馍有老式洋瓷碗大,最终买了两个。晚上回家,肚子有点饥,于是掰了一块吃,不吃不知道,一吃才知道这馍筋道,麦香味儿十足,就后悔买得少了。
  付款时,我顺便问:这种馍你们一天能卖多少个?
  “一千多。”女主人笑盈盈地回答。
  掐指算起来:一个馍卖五块钱,一天按卖一千个计算,一天总收五千,除去成本,他们每天的收入也很可观呢。
  不经意中,到了杨泗庙。庙大门两侧一副用青瓷片嵌成的对联:“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看看这对联,气势多宏大,内容多丰富,愿景多美好。站在庙内能容纳上千人的天井院内,翘首向东,能看见奔腾的汉江,还能看见蜀河与汉江相亲相吻相融。此时,自己的思绪已回到唐宋明清,自己也变成一位有仙风道骨的老者,宠辱不惊且理性理智……
  来了就不想离开的一个地方,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镇,蜀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