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4日
唐王搅团
○ 刘新中
  搅团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特色小吃,主要用料是玉米,也有荞面搅团和洋芋搅团。
  在陕西关中一带,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能干不能干,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滑不光滑、筋道不筋道。乡间流传着“搅团要想好,得有三百搅”之类的俗语。打搅团除了力气,还要技巧,一要文火慢烧,切忌大火;二要投料得当,稀稠合适;三要不断搅拌,从水开后开搅,一手撒干面一手用擀面杖沿同一方向搅动,直到锅里没有一个小面疙瘩为止。
  由此,搅团不仅仅是一代代人普通的饭食,更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长安以北搅团最有名的曰唐王搅团,特点是金黄喷香、口感细腻、筋道滑爽,配以辣椒和醋汁,常常让人吃得满头大汗,痛快淋漓。
  之所以叫唐王搅团,有一个来历,和玉华宫有关。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众大臣在此狩猎,饥渴难耐,来到玉华村。正值饭时,憨厚朴实的村民以自己的午饭搅团招待唐王与众大臣,唐王吃过之后,禁不住夸赞,唐王搅团由此得名。
  搅团这个饭食是怎么来的,无从考证。有一个著名的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屯兵祁山,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无所事事,就地垦荒种粮,久而久之,军中厌倦,为了调节士兵想家情绪,诸葛亮发明了这道饭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沾有战争色彩,叫水围城。
  搅团做法简单,但吃法却颇多花样,有水围城、漂鱼儿等;陕北也有烩搅团、炒搅团和凉拌搅团等多种吃法。北方农村最普通的吃法是趁热盛一团入碗,加入酸汤,夹一筷子油泼辣子,顺汤搅匀,然后从碗边开始,夹起一块,汤里一撩送入口中。酸汤种类可以很多,但很多年农村都是用萝卜缨渍成的酸菜汤浇搅团。萝卜缨汤配搅团属于绝配,增色、爽口、软和,这也是千百年来农民生活窘迫而生成的智慧。
  除了煎汤热吃,搅团还可凉调冷拌:热搅团出锅,摊晾于案板,待冷却定型,用刀切成薄条,像拌凉粉一样,酸辣咸淡随意。食之则清凉滑润、香爽可口。这种凉拌搅团,是饭,亦可充菜。要吃漂鱼儿,那搅团就要做得相对软一些,把搅团从漏鱼筛中漏入凉开水盆中定型即可。
  搅团虽然普通,但经过多少代巧妇的传承和创新,如今羽化成蝶,已进入到高档饭店美食行列。端上餐桌的搅团,不但味道绵长浓郁、筋道滑爽,加入芝麻盐、味精、白糖等多种调料,浇上上好的米醋、酱油,最后放上炒好的油葱花,香味迂回萦绕、酸辣鲜香,而且兼具配菜丰富、吃法多样的特点,往往令食者口舌生津、馋涎欲滴。
  中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搅团都熟悉且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感,这东西食多了反胃烧心吐酸水,几天不吃又有些惦念。几个我熟悉的作家朋友都写过搅团。当年,许多人把搅团戏称为“哄上坡”,意即这种食物很不耐饥,在坡下吃得肚胀腹圆,待走上坡头立马就像轮胎漏了气似的肚瘪腹扁,饿得前心贴着后心了。
  搅团的主料是玉米,玉米是舶来品,有的地方叫玉麦、棒子、包谷,玉蜀黍,还有玉高粱、包芦、珍珠米、六谷米等不同叫法。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就是如今人们熟知的秘鲁。玉米传入我国据传有两条途径:一条是15世纪末由葡萄牙人将玉米带到爪哇,于16世纪初传入我国;另一条是由阿拉伯人经西班牙、中亚而传入我国。所以,在明朝,玉米又有“番麦”之称。玉米引入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在浙江、福建等部分沿海地区和山地种植,从18世纪起,我国玉米栽培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于玉米抗旱耐寒,薄土也可播种,适应性很强,很快便成了平原地区广为栽培的大田作物。
  按时间推算,李世民吃的唐王搅团主料大约是荞麦一类,因为土豆也是在明朝末期才传入中国的,所谓民间传说当年李世民吃的搅团色泽金黄,只是依据玉米而生发出的艺术想象和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