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4日
拾荒的老人
○ 柳育龙
  拾荒的老人是我的母亲。母亲老了,但是却喜欢起拾荒来,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年轻时,母亲也爱美。扎辫子、搽粉、戴花、扭秧歌。随着我们姐弟长大,再也没有见过母亲顾及自己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即便是这样,我也从没见过母亲拾荒。如今母亲老了,却捡起这些来。用她的话来说,现在的钱不顶钱,能挣俩是俩。
  母亲很节俭,省吃俭用惯了。家中没有什么好的食材,除了土豆就是白菜。因此,母亲最擅长的就是大烩菜,这也是我们平时最丰盛的菜。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她的做法。土豆切成块、白菜掰两半,放点粉条、豆腐,再加点火锅料就好了。我一直以为大烩菜就是这种做法,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做法极其笨拙粗鲁。
  有人说,母亲像牛一样,总有使不完的力、干不完的活。她总能找到活,让自己忙起来。除了洗衣做饭,她忙着养猪、养鸡、除草、种菜、劈柴、打核桃、卖鸡蛋……如今开始捡起了酒瓶、易拉罐。为此,我劝过母亲。母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怏怏不乐,好一会儿才对着我说:“你是不是嫌我给你丢脸了?”我告诉母亲:“不是!”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嘿嘿笑了起来。尽管我们姐弟劝母亲抽空歇一歇,母亲却依然如故。久而久之,我们也便习惯了。生活已经让劳苦不堪的母亲在繁忙的一生中找不到任何歇息的空子。母亲总有干不完的活,每次都匆匆忙忙,也经常丢三落四。灶膛里添把柴,她就忙别的去了,要不然就是水烧干了,要不然就是火灭了。
  有一年夏天,天气预报说会下连阴雨。母亲看着夜色,又想起地里的土豆。土豆若是淋了雨便放不住了,母亲想着想着便睡不着觉了。她看着夜色逐渐发白,借着月光,去山上挖土豆去了。母亲就这样挖了一夜土豆。第二天一早大着肚子的姐姐才知道,连忙给母亲烧饭。母亲来不及吃饭,便拉着车嚷着要去拉土豆。到了地里,她看着天色知道雨一时半刻不会下,便慢悠悠地在地里剥土豆,装袋子。就这样用架子车来来回回拉了好几趟,直到中午。
  母亲性格很倔强,很少见她哭。我八岁的时候和弟弟玩,不小心摔倒在小板凳上,造成胳膊骨折。当时正在做饭的母亲听到我的哭声,骂骂咧咧地走来说我们姐弟不省心。当她看着我耷拉着的胳膊,一时慌得竟不知如何是好。有人说可能是骨折了,也有人说可能是筋骨拉伤了,捏一捏就能好。在村里人建议下,母亲引着我让人捏胳膊,恰巧那人去集市卖菜不在家。我们在返回的路上遇见了他,母亲便说起了这事,他捏了捏我的胳膊说:“这是骨折了,得去医院!”母亲听到这句话,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我十三岁那年的夏天,母亲像往日一样去地里浇菜,我突发奇想地想帮母亲,却因为地太滑摔倒,造成胳膊二次骨折。去了镇医院,医生发现我的胳膊骨头重叠在了一起,无法固定,医生建议上钢板。束手无策的家人听从医生的建议,将我送往西安的一家医院。上钢板大致工序是将皮肉用手术刀划开,用钢板把骨头固定,再缝上皮肉。两个月之后,再拆掉缝线,卸掉钢板,再缝上皮肉。问了价钱才知道高昂的手术费用我们根本无力承担,最后不得不采用石膏固定。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就再也交不起治疗费,只能出院休养。一个月后,去医院拆除石膏才发现骨头接偏了,可是为时已晚。医生说,如果要恢复,除非是敲断骨头,重新用钢板固定。那段日子,母亲为此深深自责,常常独自抹泪。
  母亲常年咳嗽,听说是坐月子时营养不良落下的疾病。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常变戏法地从口袋里掏出酸枣、桑葚、柿子这些东西给我们吃。时过境迁,但是这些事情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便愧疚不已。如今,母亲老了,心里有事也不跟我们说,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经常笑着笑着就哭了,独自坐着就开始抹泪。
  独在异乡,每当我看到花白头发颤颤巍巍的老人,就会想起我的母亲。不知她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