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6日
半饼普洱茶
○ 李亚军
  这么一个平常的下午,转身想喝一杯茶,端起了一杯红酽酽的普洱。忽然想到了普兰,那个大眼睛的比利时姑娘。
  2010年秋冬,组织安排我们到比利时学习。学校在比利时与法国、德国、荷兰交界的小城市。去之前,在地图上使劲地找这么一个地方,终于连猜带蒙地在西南夹角上找到了这个地方。那年的10月4日下午,我们乘车从一望无际的葡萄田里弯弯曲曲地到达哈瑟尔,看着那个陈旧的中世纪小城,有人忍不住说,怎么像到了乡下。我心里也有些失落,好不容易出来学习,怎么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于是,一声不吭地跟着大家,把行李搬进了国际留学生公寓里。那天晚上团队在一家土耳其餐厅集体打尖,之后就各自散了,听着教堂的钟声迎来了比利时的第一夜。
  第二天上午,一行12人到市政厅办理了暂住手续,还领取了留学生免费公交的牌子。中午到学校的餐厅吃饭,看到了大群的洋娃娃,还有黑皮肤、黄皮肤的学生,偌大的餐厅里里外外都成了五彩的海洋。下午,一行人骑着从学校领来的自行车回到了公寓,我和几名同学直接到公寓的厨房里做饭。第一次开伙,还没找到小城的菜市场,只好把随身拎去的袋装羊肉泡煮到大锅里,让大家填一下肚子。埋头做饭时,身后传来一声问候,猛不丁地吓了我一跳。
  回头发现,三个洋娃娃站在那里。真香,其中一个女孩说。她眼睛大大的,脸上的白皮肤像剥了壳的荔枝。她们每人拿着一个空碗,好像在等着打饭一样。我用眼睛看了一下身边的同事,他们笑着,看我怎么办。我有些犹豫,第一次开伙,就要搭上几个洋娃娃,成吗?当我转身想照顾沸腾的大锅时,看到那个大眼睛竟然没有穿鞋,直接穿着毛线袜子。好吧,我做了主,身后马上传来她们的谢声,还有同事的笑声。从那以后,她们三个就不时要来蹭一下中国餐。还好,公寓里的其他孩子非邀请不会来。
  公寓的管理员介绍,每周四早晨6点,小码头那里有早市。到了那天,我和韩同学摸黑去了,发现早市很大,生熟食都有,还很便宜。感到惊异的是,很多摊位都是奔驰车拉着一个拖斗,里面装着蔬菜。菜是农民从田里直接拉过来的,还带着露水。市场上的牛肉相对贵一些,猪肉、鸡肉和火鸡肉都很便宜。我们大包小包买了一手拖车,最后来到熟食点。在那里,又遇到了那三个孩子。她们在买一些半成品,比如半熟的米饭,拆封后加些热水就可以吃。一起回公寓的路上,大眼睛说,第一次闻到中国饭时,她真的流了口水。她和那两个中欧同学商量了半天,才决定前来讨一碗。她感激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大方,直接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
  欧洲人的日子过得安逸,下半年的节日尤其多。过节时,公寓里的学生大多会离开,只剩下我们团队的12人,另外还有几名国际生。一个来自阿富汗的小伙子,每天都自己做饭。那两个中欧女生喜欢和他聊天,但他只聊天,不邀请吃饭,她们只好又来蹭中国饭。国王节后的第一天,大眼睛拿着一包东西到厨房,说是从老家带来的自制茶。她用自己的杯子冲了一杯,好像是茶叶和盐的混合物,味道闻起来有些怪。她递了一圈,大家只礼貌地闻了一下,没人接过杯子。第二天下午做饭时,她早早到了厨房,径直走到我跟前问,为什么大家不接受我的茶。她说,你们中国人喜欢喝茶,我专门回家做了茶,你们却不喜欢。说着,泪珠在大眼睛里打起了转。那一天,我才问了她的名字,知道她叫普兰,家在比利时南部的一个村子。
  公寓的周末有联欢活动,管理员提供一些咖啡和小面包,年轻人会在那里闹上一晚。普兰受委屈的那个周末,我和韩同学端着泡好的普洱茶到了楼下。茶汤泛着琥珀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马上吸引了一群同学。普兰端起杯子,尝了一大口,尖叫着说,老天,比他们的饭还香。很快,两杯茶被他们抢着分享完了。大眼睛问我,这是什么茶?本想给她说这是红茶,中国还有绿茶、白茶、黑茶等,怕她不明白,就直接给她说,这是普洱茶。什么?跟我的名字一样,难怪我这么喜欢。也是,她的名字Pauline,用比利时话叫起来,真和我们用蹩脚英语讲的普洱有些近似。从那以后,每次见面,她都要笑着说,我是普洱,我要喝普洱茶。
  我们出国都带了茶叶和水杯,有的甚至还带了泡茶的工具。可是,欧洲人不习惯喝开水,出门很少有提供开水的地方。一位经常出国的同学每次到咖啡店里要一杯,我们也跟着学,但人家一看我们排了一长溜,索性就都拒绝了。回到宿舍,大家也多喝便于冲泡的茶,我带的一饼普洱茶,总派不上用场。圣诞节到了,欧洲遍地雪白,满城喜庆,我们却要离开了。打包收拾行李的那几天,没好好做饭,偶尔一次下去,看到那三个孩子落寞地坐在那里。你们要走了吗?我们要回家,回中国去。我们也想去,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要像身边有些人那样去一趟中国,得攒上七八年的钱。
  第二天,那三个孩子各拿一张写着邮址的卡片一一到我们的宿舍门口来道别。听到她们的声音,我把剩下的半块普洱茶饼包好,附上一张冲泡说明,送给了普兰。嗨,普兰,你的普洱茶。
  回来后,哈瑟尔的钟声一直响在我的梦里,偶尔会想起那个古老小城,想起学习中的片段,想起那个单纯又热情的大眼睛。部队有纪律,不许和外籍人士通信。每次发邮件时,看到那个名字都会笑一下。一晃,11年过去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有没有学会冲泡普洱茶,有没有攒够来中国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