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4日
秋到千家坪
○ 黎盛勇
  有一种说法:若交往时间逾十年,那就无疑是值得珍惜的情谊了。因在旅游局工作,我差不多在连续十年时间里,每年都看了千家坪的秋色。或者说,在我看来,秋色是千家坪较其他季节的景色给我印象更深刻更美好的。就是说,这里冬天的皑皑白雪,夏天的百花竞艳,春天的万木复苏,都不及秋色绚烂多彩。千家坪的秋天,落叶松渲染出大块的金黄,冷杉华山松则用它们的浓绿跳出来破解这样的呆滞,又有红桦的炫翠、丹枫的飘红,而作为背景的湿地上草的色彩就不单是一个黄色描述得了的……说我贪这里的秋色,好像我是无话可说了。
  千家坪的地貌,是山梁之上荡出来的一片平缓地带。说是平地,又不如说是丛林密集的丘陵。丘陵间有湿地、有草甸,草甸大块的地方,倒是比较平坦。这样的地方,又另有小地名。比如兰池子、天池子。再比如青龙坪、回龙坪、散子坪、铜钱坪。在这里看秋色,看的是落叶松抢先登台亮相它们金黄变身的戏法。你拍出来的照片,若看着不像油画,一定就是水粉画的效果,迷人得很。
  有公路穿过千家坪,向镇坪方向,也过得了重庆的巫溪。这里是水泥路,一般也是平缓的。把车开上千家坪,停在落满金色松针的路边。你选择随便一个入口,信步走进千家坪的湿地或者草甸里,你也就融入秋色之中了。
  路边整齐地站立的,当然全是落叶松了。它们的队伍,会一直延伸到丘陵边沿。远处,有不同颜色的树,是别种的松、杉或者常青的树。这里的树种很多,松杉的品种是齐全的,都是人工林。红桦林、芝麻栎、铁甲木是原始林。
  你一旦熟悉这里的地形后,也就知道了自新中国成立后,由林业工人手植的和飞播的人工林,有多大面积了。那是配叫林海的。
  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脚下色泽不同的黄的干草,是柔软的。还有太阳蒸发出的草、桦树、松树的香味儿,是或浓或淡的好闻的。
  在陕南平利、镇坪两县之间,横亘着巴山的第二主峰化龙山。千家坪,在相当于化龙山肩膀的部位,是一个山场宽阔的好地方。这里海拔高度只在两千米多一点儿。据当地老人讲,晚清川东闹白莲教的时候,不少难民流落到此,挽草为业,拓荒种地,人户数以千计。今天林下墓葬石碑上的文字,也能佐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取名千家坪,是个概数,细琢磨起来,这还是个蕴含特定历史时期信息的挺好听的名字。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一个人走着的时候,我会哼起这首淡淡忧伤的歌。多半是为给自己壮胆。不然,突然惊飞的山鸟,蹿出的兔子,会吓你一跳。也不妨说,是在大自然环境里人类表现的潜质得到释放的那种惬意。经常碰到态度友好的护林员,被他们善意地提醒:这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压力大,政策上是允许作旅游区的,但因大量的人流,你只能是在边缘上远观。
  这样的地方,浪漫点考虑,倒是适合有一些三三两两的、独立的结构简单的木屋,供一家人小住,或者独处。晴天的早上或者傍晚,千家坪里雾总是有的。在湿地里行走,你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经过的草地。但这里比较泥泞的地方,里面往往有碎石,没有可能是太深的沼泽。就是沼泽里的水,幽幽地流动,也不很深。见有小小的黑色鲵苗在水中游动。
  没有太阳的时候,一片片的雾,飘来又飘去,弥漫在林子之上。这样的时候,鸟们着急地呼喊,叫声响作一片。
  有一回,随身带的干粮吃光了。在雾笼罩的林子里,感觉到处地貌是一样的,我迷失了方向。为找停车点,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怎么也走不出来。后来是太阳出来了,雾气蒸发了,我才在一护林员的引领下,回到路上。
  他说,我遇到的那个到处都一样的地方,名字叫“混人坪”,是个叫很多人都迷过路的地方。从前有采药的人,暴雨天里竟然被困死在里面了……
  秋到千家坪,秋分前后是看秋色的最好时节,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