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谁不为大诗人苏轼的这句诗词陶醉?今日我和家人们为逝去的二老双亲送完寒衣,顺便迷醉在家乡的“橙黄橘绿”中,忘了归途。
上午我们一家人带着寒衣和祭品,驱车前往墓地。车子一时出城,满眼的“橙黄橘绿”扑了进来。到了墓地时,老远就看到父母坟上也盛开着簇簇野菊花,心想:真是菊花懂得父母心呐,它们也知道母亲生前酷爱花就来陪伴。我们用手轻轻地拨开一人多高的草稞子,小心地绕过藤蔓,感叹这些植物生命力顽强!今年雨水充沛,它们疯狂生长,肆意蔓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绝不辜负这一岁一枯荣的宝贵时机。
祭奠完毕,我们往田野深处里去与秋撞了个满怀。车子缓缓地驶向曹家塬,路两旁的树有的叶子还绿着,有的半黄半绿,有的呈现出诱人的红,橙红、玫红、紫红,还有可爱的中国红;有的树叶已飘落;有的正在纷纷落下,它们随风飘落不急于着地,在微风中打着旋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一片沾在弟弟肩头,一片落在姐姐的秀发上。我张开双臂摊开掌心,它们居然听话地飘在了掌心,随手捡起来盖在一只眼睛上,闭上另一只眼仔细地观察着它的脉络,看着各种颜色在它身上慢慢晕染、浸透。好神奇,这些颜色是人工画出来的吗?
我们上了车继续向前,种得早的麦苗已把田地绿油油地铺满开来。由于今秋罕见的秋雨影响,有的过了寒露才种的麦子刚出土,像针尖似茸毛。我担心地问姐姐:“这么柔弱的小苗扛得住霜冻和雨雪吗?”姐姐无奈地说:“都是前段时间的雨水耽搁了,没办法,种了总比地荒着好。”机械深翻过的土地呈现出深褐色,平整地隔在庄稼与果树之间,这些是赶不上种麦子的地,深翻出来准备明年种早玉米用。果园里的苹果大部分已被果农采摘回家,只有一小部分正在热火朝天地采摘着。树叶已落尽,树顶几个红彤彤熟透的果子很显眼。我以为是太高了够不着,在当地工作的弟弟笑着说:“把什么够不着,现在机器采果机升降自如,哪有摘不上的果子?那是善良的果农专门为鸟们留的过冬的食物,让鸟儿好好哺育下一代,明年继续吃田里的害虫。”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走进了“妙耕”农田,感叹现代知识型农民,科学种田就是好。看到路边正在挑拣装箱的艳丽苹果,我们再也禁不住那扑鼻的果香了,走上前边买果子边与果农攀谈起来。原来这些诱人的果子不用拉到集市上,通过互联网便可走进千家万户,甚至跑到外国人的胃里去。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便捷随处可见。
山洼洼上的柿子树上叶子掉光了,裸露出一树树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美丽的旷野上,湛蓝的天空下,红彤彤的柿子分外醒目惹人。我惊呼道:“柿子!柿子!”姐姐和弟弟笑着说:“等会让你看个够。”车子驶进村子,各户人家门口都有柿树,每棵树上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果实,繁重的果实把树枝压得都要垂到地面上,主人用木棒撑着树枝。由于家门口地势较平坦,有的树叶还没落尽甚至还有绿色的,与红果实映衬甚是好看。
村公路上稍宽一点的地方,晾晒着勤劳的农人们收获不久的玉米粒,金灿灿的一地沿着公路弯曲着,煞是好看。往前再走两步,是掰回来还没来得及剥粒的玉米棒子,它们挨挨挤挤堆放在路边,等待主人有空来剥。还有收获回来的黄豆,因收种地里的要紧农活没来得及打、抖,豆粒连枝干堆在家门口,有的人家正打、抖豆粒。有的人家已打、抖完,正在晾晒。透过打开的农家院门,看见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挂在屋檐下。尽管不是我家,此处连个亲戚也没有,但我们还是欢喜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