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2日
悟空观自在 ——《长歌行》典藏版自序
悟空观自在 ——《长歌行》典藏版自序


  2019年夏天,《长歌行》在西安举办的全国书博会上首发,我曾对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说:当一个作家完成一本书,并且写完最后一个标点,就意味这本书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之后这本书应该交给读者们。有人读或没人读,喜欢或不喜欢,都不该是作家挂念的事了。如农民种地,收了一季就该种下一季,不为眼下的收成欢喜或恓惶。
  我记得那天活动酷暑难熬,天地如蒸似烤,人出汗如漏。有人戏谑说,此时相见,除非生死之交。我本不奢望有很多朋友参加活动,毕竟天热路远,大家也忙。承蒙抬爱,朋友来得很多,出乎我的意料。假如说作家与作品是父子关系,这本书作为我的孩子真是有福了,刚面世就有这么多的朋友赶来加持,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文运长久。
  转眼三年过去,回想那天宛如昨日。
  我的这本书行世不久,全世界就发生疫情,这对于读者而言,再去看待我的这本书,应该与之前相比会有不同的心态。疫情前,人们更喜欢带有功利性、实用性、娱乐性的书,比如发财致富、治病养生、考试辅导这类书,其特征是“有用”,也许上午看后下午就有用,今天学了明天就能用,“有用”成了读书的条件,凡是“无用”的书都不入眼了。
  当疫情汹汹,人们隔离在家,三餐无味,形如困兽,突然发现人的渺小,对于灾难的无能为力。物质上的富裕也无法填补精神上的惶恐,命运的信仰又在何处呢?我们过惯了风轻云淡的舒适生活,就像我们吃惯了大鱼大肉,一旦面对暴风骤雨,是不是也像吃糠咽菜那样不能接受,甚至活不下去呢。就阅读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能把目光流于生命的浅层次,只为了过好各自的日子,去愉快地收纳支撑物质大厦的各种材料,而没有聚焦更深层次的命运,去更广阔的天地找寻开启精神大厦的钥匙。
  如果说阅读如同交友,很多读者是希望交到能立刻帮助自己的朋友。在我看来,人之所以求助,是自己能量不足,以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这可谓明智之举。但是,他人是他人,自己是自己,他人不可代替自己,他人可帮自己一时,并不能帮自己一世。人立于世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点能量,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如黑夜里的萤火虫,是自身散发的光芒。
  《长歌行》出版后,著名作家、我的文学导师朱鸿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我写过评论,84岁高龄的著名文学评论家王仲生先生在看过书后,当即为我写了评论,还有霍有明、李晋、张建成、罗畅、梁瑞、陈英、王亚丽等老师,都为我这本书给予中肯的点评。这些所思所想给这本书开出一扇扇精致的门窗,读者在阅读之余,从不同的侧面去感触这本书,无疑是对作品的再次开发及升华。诸位老师的支持,使我如秦岭山中的无名草木一般,感激朝阳、春风、雨露的恩惠。
  对我而言,创作早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如吃饭、睡觉、读书一样,不用督促或者提醒,只要对生活有所感悟,就用笔快速记录,像蜜蜂酿蜜、蜘蛛结网、喜鹊搭窝一样成了生活的本能。我需要做的是在日复一日中,不断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感知的敏锐程度,就如朱鸿先生在评论中写的那样:“刘冠琦似乎睁大眼睛,时刻在世间寻找什么,并琢磨着,得出他的看法。”
  我希望我的这本书,能被更多的读者朋友们翻阅,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我的这本书中得到些许启发。我不敢对读者们承诺,我的这本书会给大家带来多少收获。我只能说,这些文字是我对这个世界满怀真情积极的思索,一字一句都发自内心,没有故作高深或者矫揉造作,我只是想把最真实的思想奉献给读者朋友们。假如大家翻阅我的这本书后,认为没有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这对于我就是莫大的欣慰和满足了。
  东方出版中心是我非常认可的出版社,虽然在距我相隔千里之遥的上海,但对我而言把稿子交给东方出版中心,心里非常踏实。东方出版中心我所接触的郑纳新、朱荣所、曹荣三位先生,不仅精通出版,更具有古仁人之风,我的《长歌行》典藏版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他们的功劳。我时常会在一个无事的午后,独自坐在书桌前饮茶,看窗外云卷云舒。此时此刻,我会想起那些对我帮助或提携的朋友们,比如东方出版中心的三位先生。
  朱荣所先生建议我为《长歌行》典藏版写篇自序,我迟迟未曾动笔,在这期间我无意中看见一位朋友茶室的对联“悟空观自在,舍利见如来”,我把这副对联用毛笔写了很多遍,真正悟出了见字如面的道理。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到我的书中找我。
  炎热的夏日转眼过去了,受疫情影响,我没能去山中避暑,有时梦里还出现曾经在周至老县城写作的场景,虽然时隔七八年,好像也是不久前的事情。我还能清晰地记起秦岭山中睡起时,看见那只在窗外栏杆上像绅士一样彬彬有礼踱步的大鸟,门外那条日夜流淌喧哗不息的河流,捧一掬清泉饮下后沁人心脾,有时会从草丛里急匆匆闯出一只红腹锦鸡……当然,最难忘的是陪伴我的朋友。
  在这个世间,我相信一定有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的人与事。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有的人选择用拍摄去记录,有的人选择用绘画去记录,作为我则用笔去记录,写成一篇篇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歌行》的典藏版收录的是我最珍贵的情愫,在这个文集里时光不老,青春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