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1日
百年循声斯民不忘 ——纪念焦云龙先生诞辰180周年
百年循声斯民不忘 ——纪念焦云龙先生诞辰180周年
焦云龙塑像

  家风正则政风淳,这在关中山东移民之父、清末陕西第一循吏焦云龙治家、为官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焦云龙毕生努力坚守和发扬的家风,是中华优秀家风的代表,忠诚、勤劳、守信、乐善、俭朴、孝悌,在他身上都能找到典型事例,这是他能够成为一代廉吏的重要原因。欣逢先生诞辰180周年之际,撰文抒怀,深切缅怀。
 
  勤政廉洁树丰碑
  1840年8月21日,焦云龙出生在山东省长山县丁家庄(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清泉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年轻时,便以范仲淹、于成龙、岳飞为楷模,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1874年,焦云龙中进士,历任陕西米脂、三原、咸宁、临潼、安康、富平等县知县,绥德、商州知州,1901年卒于潼关抚民厅同知任上。焦云龙在陕为官27载,勤政爱民,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所到之处兴利除弊、裁减杂税、徕民垦殖、崇文重教、赈灾济民、缉盗禁赌,民呼之“焦青天”,“亲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
  焦云龙为官清廉,一生为官俸禄多用于助学、济民和接济亲友,以至于死后无资归葬。焦云龙在三原任知县时,勤政爱民,严于自律,为县衙大堂题写了“视国事为己事,待民人如家人”“求通民意,愿闻己过”的楹联,在书斋悬挂了“退思补过”的匾额自勉。当时上海《申报》报道他在三原的政绩称:“公在池阳,视民如伤,五日在城、五日在乡”。他从三原离任后,当地绅民给他立了一块“斯民不忘”的德政碑;三原一些民众打官司,还要到咸宁县找焦云龙断讼。从富平离任后,县民为其在美原书院设立长生禄牌位。他从绥德知州离任后,州民为其立生祠。
  焦云龙在任期间,一件重要政绩就是徕民垦殖。他的英名与山东人“闯关中”紧紧连在一起,被誉为关中山东移民之父。光绪初年,关中刚经受了严重战乱和灾荒,荒田弥望,人口锐减。焦云龙任三原知县后,清丈地亩,招徕豫、鲁、鄂客民来陕垦殖,发给牛种,遂使渭北荒田依次尽开。翰林胡鼎彝称:“殖民裕赋,诚为关中旷古之举!”至今,关中地区分布着400多个山东庄,30多万山东移民后裔,他们一直铭记焦云龙的恩德,代代传颂焦老爷是他们的恩人。
  他在陕西为官期间,先后在米脂、三原、潼关等地赈灾济民,深得百姓爱戴和拥护。1901年7月11日,焦云龙在连续数月的办赈中积劳成疾,病故于潼关任所。临终之际,召集士绅于榻前,询问赈灾事宜,竟无一语留给家人。焦云龙病逝噩耗传出,不仅是关中数县,连邻省山西、河南接境的民众也接踵而至,连续十几天进衙哭拜。因无力埋葬,只好厝棺华仙庙,直到1903年才在潼关城内东山安葬。潼关之民兴建多座焦公祠纪念。1907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奏请清廷为其立传,列入国史馆循吏传。翰林高赓恩、胡鼎彝也为先生作有别传。《陕西通志》《山东通志》以及他任职地的州县方志均为其立传。 

  清白传家泽后昆
  焦云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廉吏,与他的清白家风有很重要的关系。他治家严谨,曾效法先贤,创立《家法》一册,惜已散佚。所幸的是我们从他的文集——《焦雨田先生遗集》中的家书等文章仍可窥见一斑。
  焦云龙出身贫寒,一生崇尚节俭,严格要求子侄。他告诫家中弟子“务要节俭勤谨,不可少染习气。经书之外,格言不可不读也”。“尤须以俭朴勤劳为第一,遵照我言乃孝子也”。当年长子振沧为家里建了门楼和西院上房,用了瓦和脊兽。焦云龙闻之大怒,认为振沧“顿忘祖宗蓬茅之旧,大开子孙奢华之端”,写信严厉斥责。他在另一封给儿子振沧的信中说:“你们要继续坚守清白传家的祖训,要以处为真儒,出为名宦为己志。”
  他对吸毒赌博深恶痛绝,制定的家规第一条就是禁止吸食大烟。他教育儿子要诚实做人,振沧7岁时,偷了本村彭老汉两颗核桃,他得知后,严斥振沧,带着振沧登门认错。他认为立志是很重要的,常以“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并以此教育学子子侄。
  焦云龙十分崇敬精忠报国的岳飞,视为楷模,常以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名句自勉。他身体力行,为焦氏家族创立了勤俭清白的家风。其家风在他的后裔中得以传承。据了解,焦云龙族人及直系后裔现分布在原籍淄博、北京、西安、三原、阎良、河南陕县等地。焦云龙的后裔中,人才济济。长子焦振沧曾任陕西紫阳、武功、旬邑、神木、绥德等县知事,代理榆林道尹,为官清廉,颇有父风。三子振瀚,曾任渭南县知事。孙子焦启铠,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是黄埔三杰之一蒋先云烈士的堂妹夫,知名革命烈士。曾孙焦望曾,现居西安,系国家一级指挥,西安星海合唱团团长。焦云龙的外孙班麟书是同盟会员,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是山东省的知名革命烈士。焦云龙后裔无论为官为民,都能勤劳节俭,诚信做人,不坠清白家风。
  勤政爱民父母官,两袖清风万民仰。百年不减循良声,斯民犹记焦云龙。焦云龙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将永垂史册,彪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