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奶奶满载而归,后来换成奶奶坐在门前望着我回家的路,而现在我们的相见,永远隔着那座石墓。
儿时,我与奶奶生活在乡下,那段时光是我最珍贵的记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奶奶给我做了花样繁多的鞋垫。我觉得又是花纹好看又是踩着舒服,可没少干坏事——和男娃打架,上树掏鸟窝下河逮鱼鳖,跑进邻居家菜园又吃又喊。每当有人因此来找,她却一点也不恼怒,总是拉住我的手低声哄我说,女娃家要有个女娃家的样子。每天吃饭时,我到处乱跑。她跟在屁股后面追着、跑着、哄着、喂着。
奶奶的手艺很好,最拿手的便是黄糕馍。我最爱吃她蒸的馍,咬在嘴里又是绵软又是筋道,一口气能吃三个。奶奶对邻家也都非常地热情。当黄糕馍出锅时,奶奶便会用那搪瓷碗装上几个馍,端着去送给左邻右舍,给娃娃们解个馋。
后来,我上学了,好久才能见她一面。假期回到奶奶家,我贪玩弄掉了扣子。奶奶拿出针线,站在墙角,举了起来,用唾沫一再浸湿细线,眯着眼几次用力。我看到那细线都在针眼处扭着腰,调皮似的总也不进针眼。我突然发觉,奶奶老了,脸上的沟壑全挤在一起,像一颗核桃,也如沧桑的古柏。于是,我上前握住她那已经颤抖的左手,帮她穿了针线。
收假的前几天,奶奶拿着张纸轻轻地在我脚板上比划,用笔描下脚的轮廓。依稀记得离开前那一夜,奶奶的房间的灯没有熄过。临走前递给了我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都是一双双鞋垫。
我是她最疼爱的孩子,从小到大享受到了她给予我无私无尽的爱。我的奶奶,我一生之中唯一的奶奶离开了。我会永远记着她,并且怀念她。指导教师:冯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