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6日
韦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韦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一直在讲传统,但是每个时代的传统是不一样的。清代有清代的传统,明代有明代的传统,宋元有宋元的传统,到了六朝,传统又不一样。“气韵生动”实际上是魏晋包括魏晋以前的传统,是谢赫记录下来的,并不是他创立的,他真正品评的标准不是“气韵生动”,是玄学的、得意忘形。我们回头看《历代名画记》,很多地方强调“师法”,讲自然,自然至上。很多相关的问题都在强调师法造化,并非师承。这个问题到了明清发生很大转变,明清时期要学古人,衡量一个画家好不好,就看有没有学到古人,把古人那一套东西运用到自己身上。把笔墨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我认为是从宋代开始。把笔墨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应该在明清时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强调的笔墨问题,是明清时期的传统,不能代表中国绘画的所有传统。中国画的概念是近一百年来才出现的,是相对于西画而言,所以我想我们强调传统是不是在束缚自己。古人讲绘画很少出现“中国画”这个概念,都是在说古老的传统。顾恺之《画云台山记》第一句话就说“山有面则背向有影”“青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这是在说中国画的体态,有影子,这些与明清以后中国画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而是和西画很像,但我们能说这不是中国画的传统吗?这是中国画古老的传统。《画云台山记》可能不是顾恺之写的,但最晚应该在晚唐时期。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中国画的传统,包括我们理解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长安画派对生活的挖掘非常令人敬佩,但是我们在长安画派伸向传统的问题上,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研究,不能因为他们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就说他们说的话都是真的。就像李可染一样,他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其实大家私下里都在说,他就没打进去,所以他才能出来。有时候画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说出这样的话,但实际上他是否按照这样的理论去实践,还是需要讨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