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长,过去的记忆和情绪越容易萦绕脑际。
飘飘长发和细细高高的高跟鞋应该是每个少女心中的情结。在平儿年少的时候,母亲是禁止她们姐妹三个留长发的。母亲天生自然鬈,头发像烫过大波浪一样,蓬松着。她们姐妹仨遗传了母亲的发质,又黑又多,尤其是平儿,也是自然鬈,头发整天蓬松着。
小时候,由于卫生条件的局限,头虱大流行,只要有一个孩子有头虱,其余的孩子都不能幸免。留长头发者,很容易生长头虱。母亲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参加除虱大作战,这就是她的一个理由。另一个原因是清爽、好看。头发一长,没有梳理,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头上顶个鸡窝”。母亲喜欢女儿们把头发剪得短短的,贴着后脑勺,将头颈之间的曲线与五官全然展露,像个小男孩。
其实,平儿当时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长头发,只是因为母亲的禁止,蓄长发的愿望变得非常强烈。记得十来岁的时候,头发长到碰及衣领,她便喜欢在没人的时候,偷偷摆弄自己的头发。母亲几次让平儿剪发,她都没有理会。后来母亲终于动怒了,手拿剪刀,说要把她的头发剪光,让她一辈子光头。事情的结果当然可以想到,平儿带着委屈的眼泪,乖乖地把头发剪成了“西瓜盖”。看着母亲满意的笑容,平儿心里隐隐地藏着些许怨忿。不过长大以后,平儿对母亲的这种行为多少有些理解。把头发剪得像男孩子,短短的,咋一看,有点以假乱真。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对连续生了三个女儿的母亲来说,这应该会少点刺激吧!
等平儿到外地读大学的时候,母亲已不再管她的头发。当时校园正流行着一首民谣《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整天在耳边萦绕。平儿憧憬着有一天,披肩的长发,一阵风吹过,发丝随风飘扬而起的浪漫;她幻想着那一天,心爱的他把她的长发盘起,做他的新娘。就这样,留长发就成了平儿理所当然的事了。大二的时候,平儿便开始蓄发。她的头发浓密厚重,半长不短的时候,整天蓬松着,像鸟窝一样;每当风起,便披头散发,完全没有美感。但为了心中的梦,此时的难看她一点也不在乎。日子一天天过去,头发慢慢长起来,到了可以盘起的时候,美梦却碎了。平儿没舍得剪掉,依旧想追寻属于心中的那份浪漫。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的事物都落入俗套。平儿是凡人,当然也不免俗。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按部就班。对于头发的长短,她已不十分在意。为了方便、省事,她把头发剪短、打薄,看起来轻盈了许多。“……岁月无情久,君心总不忘……愁容日渐老,青丝总芬芳。今生终不剪,秀发为君长。”有一天,平儿读罢《秀发为君长》的长诗,心起涟漪,又萌生蓄发的念头。
曾经,为了母命剪短头发;然后,又像是约定俗成一般,成长为一个等待爱情的女子,蓄起长发。而今,平儿长发飘飘,只为那情深缘浅,唯有这青丝温柔如旧。丝丝缕缕,也许是前世今生割舍不断的爱怜。明朝,或许一切风轻云淡,他的幸福就是她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