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2日
一得录
快生活慢读书
快生活慢读书
  读书者,自得其乐也。
  在我的记忆中,仿佛有趣的回忆总是与书籍分不开,在一本本书堆积的海洋中,于诗文中品人生、学智慧,于典籍中识社会、读未来。但每每与家中的后辈谈论起这些,他们却觉得乏味,不若手中的游戏与视频吸引人。
  我们总说从前慢,张潮曾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读书可以说是古代文人们的一项重要消遣项目,那时的人们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也是信手拈来。若现在形容一个人有古人之姿,无外乎是因为其通身的诗书气质吧。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常讲知书方能达礼,读何种书也决定了你将成为何种人。
  读《活着》,你能学会如何接纳命运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读《平凡的世界》,你才知道,平凡亦能缔造伟大;读《人性的枷锁》,你才会明白你一直以来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成年之后,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信息化时代,我们开始习惯短资讯,在地铁上、公园里、办公楼、景区,每个人都埋着头,刷着手机,仿佛戴上了一副隐形的枷锁。
  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毕业以后,也许是自工作以来,便再没有了这样的闲情逸致,以前一周只用来看一本书,而现在,书籍更多地成为了我书架上的摆设,静静落灰,慢慢沉寂。
  对于爱读书的人而言,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年少时期,为了读一本有趣的书,可以风雨无阻地每天走几公里的路到书店报到,然而在获取信息愈加便利的今天,反而丧失了当初的那般单纯。
  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读书,需品,而品读,方可获其中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