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7日
诗歌苑
泾渭谣·高陵恋曲
泾渭谣·高陵恋曲
  泾水西来,渭水东去
  南望就是巍巍秦岭啊
  渭北高塬,如巨人般承载历史的苍黄
  分水岭上的诸神还在指点江山
  看,泾渭分明春潮涌动
  我的家乡啊!正是这片叫高陵的热土

  高山仰止,大阜曰陵
  泾渭分明身侧是高陵
  这渭北平原的人文望邑啊
  承载了太多关中儿女的赤子情怀
  东渭桥遗址诉说沧海桑田
  杨官寨的仰韶文化把历史推进了整整五千年
  泾渭新城,连接着黄帝时期的部落都城

  东锁潼华,西扼泾陇
  后秦的姚苌和姚兴曾在这里厉兵秣马
  鸠摩罗什也曾在这儿传经说法
  泾水与渭水交汇处的泾渭分明啊
  成就的可不仅仅是从代郡归来的汉文帝刘恒
  当年随红二十六军南下的刘志丹和高岗
  也曾在此留下渡河渡史的足迹

  昭慧在东,崇皇在西
  通远坊十七世纪就有的哥特式建筑
  那是罗马人在西北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
  宗教与信仰,战争与和平
  无论是屈辱,还是荣光
  人类共同的文明历久弥新
  我的家乡啊,这每一章里都有您厚重的一页

  千春云淡,高陆水长
  汉阳陵横跨白蟒塬与咸阳塬
  神皋驿纵穿赧王台和晋文公庙
  距河门外,越过潼华是中原
  迎翠门里,云槐书声清凉无影山
  接蜀门哟,您可记得上院和下院“一母二督堂”的故事
  通远门啊,您曾送过多少高陵儿女追梦口外

  一渠流泾野,二水灌溪田
  您的甘露至今还流淌在我的血管
  那是白渠、郑渠、泾惠渠的遗脉
  您的文治武功啊,在这片沃土春风化雨
  您的名字叫李晟、吕楠、白遇道
  您不止是渭河北岸矗立的三绝碑
  您还是关学思想的永恒传承、既往开来

  渭水秋风,鹿原碧绕
  杨恭懿与《授时历》说的是功成无我的大境界
  抗日英雄耿景惠当年就在耿镇整装待发
  人们都说:先有毗沙堡,后有西安府
  渭水之滨的古城台啊
  请您回答我,与郭子仪一起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嗣业
  可曾忘记,高陵原本是桑梓?

  云槐精舍,隆昌月夜
  胡道满的箫声正风声水起
  刘复初的医技正本去疾
  八角琉璃井边留下的可是爱情的脚印?
  西门城墙上的槐抱李说透一根同生
  站在泾渭分明向东长望
  后来的新民主革命的大潮啊,波澜壮阔……

  干粘照壁,虫打石狮
  高陵牌楼可是一枝花啊
  它所镶刻的,从来都是人文盛地,人文盛事
  “五四运动”中的刘天章曾与胡景翼的靖国军一起东征。
  “土地革命”中的白文范就长眠于三马白村。
  还有领导“缴农具运动”的张策
  他们所坚守的都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信仰。

  求同存异,泾以渭涘
  罗端先首开高陵民风新教育
  程久龄三十六年治水到江淮
  如今,泾渭新城已然拔地而起
  西北民大正还原于如今的创想小镇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忘却这人文盛地的人文情怀

  泾渭分明,大美大同
  君可知,但饮泾渭一瓢水,心有大同看分明
  从解放初期的园田化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的产业结构调整
  从经济强县到文学之乡
  这建国的七十年和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啊
  真实演绎,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正走在新时代的路上
  我们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
  我看见先祖的英灵正匆匆走来
  让我们向您深情地招一招手吧
  我的家乡,我的大美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