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五一”接待游客29万人次 “五一”小长假期间,陕西文化和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各类旅游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景区人气火爆。“五一”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4105.11万人次,旅游收入196.88亿元。节日期间,陕西各对外开放文博单位积极推出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吸引民众感受陕西历史文化,共接待观众628万人次。
自驾游和乡村度假游成主流
“五一”假日期间,陕西省天气基本晴好,群众出游热情高涨。全省假日旅游客源主要以省内居民近郊环游为主体,周边省份中远途旅行较快增长,重点景区游、周边自驾游、民俗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度假游成为主流。咸阳袁家村接待游客61万人次,马嵬驿接待游客56万人次,铜川金锁石林景区、照金景区、玉华宫景区等吸引了大批游客踏青赏花,采摘当季果蔬,体验农家生活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杨凌示范区推出了“逛创新园咥田园美食”主题活动,开展主题展馆参观,生态果蔬采摘、特色生态美食品鉴等专题活动。举办了2019“玫瑰之约·浪漫之旅”采摘节,通过大马士革玫瑰观赏、采摘及摄影、书画、木雕、体验观赏、亲手制作泥塑DIY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各市区、各景区举办了形式各样的文化旅游活动。西安城墙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百名劳动者观演《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这一世界唯一的以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演出,用独特的文化演出方式向全国劳动者致敬。杨凌示范区博览园推出的农耕民俗体验活动、九立机器人科普体验基地的机器人知识普及,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地区的亲子游家庭来杨凌“探索自然奥秘、体验农耕文化”。
628万人走进文博单位亲近历史文化
节日期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观众29万人次,西安博物院11.3万人次,司马迁墓祠纪念馆16.6万人次,延安革命纪念馆8.8万人次,法门寺博物馆5.8万人次。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古村落也成为观众参观的亮点。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群12.8万人次,青木川古镇22万人次,党家村4.1万人次。
除各馆基本陈列外,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剑瓷龙泉——中国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冶石为器——金属文物修复展”、西安碑林博物馆“余风激兮万世——四川绵阳珍藏李白诗意精品书画特展”、汉中市博物馆“尚善——陕西省望贤五人扇面书法作品展”、曲江艺术博物馆“欧洲十字路口的印记——斯洛文尼亚珍宝展”等为代表的新展览也成为公众文化游的好去处。同时,在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中建成开放的社区博物馆,也成为观众寻找乡愁、拥有归属感的场所。
此外,不少博物馆在节日期间 开展了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 青年节”、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教育体验活动共计400余场次。来自省内外的游客纷纷前往各红色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感受激情岁月。中央电视台在延安市宝塔山景区开展“经典永流传、黄河大合唱”活动,游客纷纷驻足参与合唱,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旧址等景区游人如织;韩城司马迁祠景区的史记故事听说读写活动,汉代礼仪穿越体验,党家村景区的“穿越千年·相约今生”主题婚俗体验,匠心剪纸等活动吸引了八方来客。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五一”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各单位坚守岗位,旅游态势平稳,无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投诉,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民众度过一个愉快的劳动节。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