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7日
母亲在我身旁
母亲在我身旁
  从我记事起,可能是我父亲的腿早早有点残疾的缘故,家里的重担就都压在了我母亲的肩上。
  小时候,母亲除了忙完家里的营生外,就是一直劳作在我家旁边的山坡上。母亲去世后,她的坟茔与大山融在了一起。
  母亲出生于兵荒马乱的20世纪30年代,辞世于刚刚吃饱饭的80年代。在短短的50多年里,真是吃尽了人间不少苦头儿。可是,在母亲的人生字典里,却没有“辛苦”二字,只是把勤劳、善良、淳朴的家风传给了她的儿女们,最后她患上了重疾,含着不舍离我们远去了。
  恍然记得我6岁的那年,因为家里人口多,吃喝都是问题。当时村里有生产队,干活儿的人们每天都在队里吃饭,母亲就加入了做饭的行列。我在家里排行最小,整天就跟着母亲,走哪儿跟哪儿。因此,只要跟着母亲,我也没少吃了生产队的饭。此外,还有那些大米锅巴、面汤锅巴之类的,现在想起,还觉得是满满的幸福呢,因为村里的其他孩子压根就吃不上。
  一年四季里,就数秋天忙,队里所有的农作物集体收回来,除了公用,都要下分到各户,诸如蔬菜、柿子、花椒之类的都要分下去。母亲除了给队里做饭,晚上还要旋柿子、撕豆角,然后再把柿饼和焯了水的豆角担到山坡上去晾晒。这样的事情,一直到她检查出身体有了问题,才丢下不干了。
  1984年土地分包到户后,母亲便更忙了。那时我正读初中,由于整日没人陪在母亲身边,她也就悄悄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记得大哥到了结婚的年龄,老房子明显不够住,母亲就一边给大哥张罗着收拾房子娶媳妇,一边又忙着找人盖新房子。就拿盖新房子找人这事儿说吧,基本全村青壮年劳力都找遍了,挑根基、抬石头、砌根基,然后找人夯土坯,由于那个年代都买不起砖,母亲就只能让匠人在门口和窗户边上用砖砌筑,其他的墙面依然用土坯垒墙。
  房子一年后落成了,母亲的身体渐渐吃不消了,大哥和二哥用排子车,拉着母亲到距家200里地的河南林县医院看病,一检查,却是不治之症。由于家里刚盖了房子,经济也拮据,看病却要花费几千块,母亲知道家里困难,恁是让俩哥哥把她拉回去,哥哥们哪肯,于是就说借钱也要给母亲治病。
  记得俩哥哥用东借西凑的钱,给母亲做了手术。没多久,母亲就回家养着了。按照医嘱,母亲必须营养跟得上,至于干活儿就更不要去想了。可是没停过一个月,母亲就又开始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哥哥们把家里的柿饼、花椒换成钱,给母亲买了两盒麦乳精,让母亲补充下营养,母亲却舍不得吃。直到去世时,病榻前还剩下一筒多。
  那年冬季的一个凌晨,我还在熟睡中,姐姐急忙把我喊醒,直到我揉着惺忪的眼睛来到母亲跟前时,还是一头雾水。我看见哥哥、姐姐,以及父亲都在,母亲在炕上靠在二哥胸前,她用浑浊的双眼,看了身边所有的人,接着用微弱的声音,把我喊到了她跟前,想和我说话,却又气若游丝。那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母亲的病危,紧紧握住了母亲瘦弱干瘪的双手,凝视着母亲,顿时,我感觉天地一片昏暗。不大一会,屋子里就哭成了一片,看着母亲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我终于失控了,趴在母亲身边好久没有起来。
  母亲去世17年后,父亲也随母亲到了另一个世界。再后来的日子里,我除了清明、寒衣节给父母上坟外,农忙时走过她的坟茔前,也总会虔诚地为父母培点新土,化些纸钱,默默祈祷下。有时候,我告诉母亲,你弥留之际未说完的话,我已经从你的眼睛中读懂,你永远在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