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的风,带着农历二月的些许寒意,像一把时开时合、忽来忽去的剪刀,把阳光初露的明媚细细剪碎。
阳光的碎片,是挂在湖岸的柳梢上的。猫耳一样的碎片,泛一点一点嫩绿;看上去,又像窥视春天的眼睛,眨起睫毛,把灵动眨进细密里,把春湖的水,似乎看出数道细细的、淡淡的波纹来。春天,也就这样,不知不觉醒来了。
阳光的碎片,一但以具体的、初见的形体反映到柳丝上,反映到春的空域里,春的一丝微暖,和春的一丝羞涩,便映进春湖里,从眼睛摇曳到心房里,仿佛缓缓气息,所带出的一点甜凉。
农历二月初二,民俗龙抬头的日子,我是在大长安曲江池的南湖边上,与几个朋友来约酒聊春天的。
华灯未上时,向晚的时光依旧明丽。一不小心,抬头见一簇,或成片垂挂的柳丝,已泛黄摇绿。站在阅江楼的轩阁亭台上,一望,满湖水光锁岸,岸堤翠柳飞烟,风一摆,如云涌动,柳烟一动,心就要动起来。常忙于生计,没想到柳就这样绿了春天,活泛了日子。
及至酒酣,城市的华灯已是齐亮,绿闪红继,粉牵黄随,城市的眉眼,就是这样瑰丽而不失文化的气质。此时,这种气质都是聚焦到柳上的。我们闲步在湖径石板路的柳行中,柳垂细腰,丝绦间带柳叶淡淡的气息,拂脸又抚颈,如穿风拂起的少女的发丝。鼻子痒痒,欲一个喷嚏打出那颗心来;心房里,又如那柳枝倒映的湖水一样,悠悠然地荡漾着。
湖东岸,有住了上千年的王宝钏。如今的寒窑,不再偏僻,隐在柳中,映入湖光,化进霓虹,真不知王宝钏会做何感想。那年那月,荒野挖野菜,寒窑映青灯的日子,仿若这柳丝下存放的一本古书,翻一页,都会有历史如柳烟的彷徨。
湖南岸蛰伏而眠的秦二世胡亥,此时覆着柳烟恍惚,梦着游船飘荡。借了酒兴的阑珊,我姑且对他不做多想。
曲江池,是古长安文人雅士赏景、踏青、泛舟而吟诗的好去处。关中八景之曲江流饮,即于此沉醉时光。现今,曲江池南湖,砌以假山、怪石,建有亭阁旧物,向西北方,以如肠曲水汤汤,和大唐芙蓉园里的芙蓉湖相连,形成西安市区一方南湖秋月、芙蓉弄风的绝美景致。大长安超六星级的网红酒店及餐饮和文旅,在此处的灯光柳影里,合理互动着。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这些诗句,是写给这湖这水的,也是写给这锁住亘古历史的岸堤柳的,更是写给我此时的心境的。
同行的山水画协会会长易理山水张老师,是我戎马半生的老首长。老师入了社会江湖后,难忘当年活泼,沿湖堤飞柳,边走边舞了一曲太极步吉特巴,被传媒大哥黄哥制成了抖音,成烟柳湖岸一大夜景奇创,引同行十几人大笑不止。
笑声,就远远散进那湖边柳烟的光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