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28日
看客
所谓“剧王”,为何都没能戴上桂冠
所谓“剧王”,为何都没能戴上桂冠
  近期不少新剧开播,《橙红年代》相对出色,陈伟霆突破自身的尝试收获好感,剧的整体品质好,留下了一批观众。热剧推演员的趋势逐渐明朗,选流量,还是选演技?制作方不应该纠结,而是要研究观众预期,朝观众期待的方向努力,就可能成功了。
  在《橙红年代》中陈伟霆不再妆容精致,而是变身糙汉,甚至穿着乞丐装。他此番的自我挑战收获了一波热度,但如果想得到更全面的好评,仍然要依赖该剧后续在故事、话题、其他人物等方面的表现。事实上,演员从来就只是一部戏的其中一个环节,如果剧的整体不出色,单个演员再有热度、演技再好都无济于事,今年许多国产剧的表现已经反复说明了这个问题。《脱身》《天盛长歌》《如懿传》《武动乾坤》等剧的品质,观众意见严重分化,更严重的是,剧情、角色无法让人有共鸣。另外,这些大明星主演的带剧能力也存疑。他们有人气、有地位,基本观众非常稳固,但大量的路人观众不能通过这些戏被圈粉。
  除了已播作品,接下来,郑爽、赵丽颖等流量演员都有新作亮相,说明流量演员在市场上依然占据重要一席。虽然剧组选演员的“唯流量论”受到业内质疑,可流量的确是门槛之一。但是,目前,对流量演员、大明星而言,挑选剧本、角色和主创团队的眼光应该提高了,否则总是演口碑差的剧,对自身热度是一种消耗。一个演员有流量或者演技好,但是作品制作很粗糙,也白费了心力。反之,如果碰到一个好剧组、好剧本,天赋没那么好的二线演员遇上会调教的导演,只要用心揣摩人物,也能演绎出贴近人心的角色,从而获得好评。
  当然,一部剧火还是不火,能不能推出演员,是市场、演技、剧情、制作和档期等多重作用的结果,一味追求流量或者一味看重演技,都是无用功。因此,如果制作方能在最初组盘时多了解一下观众对该剧品质的预期,只要他们朝着观众期待的方向努力,这部剧可能就“成”了,演员自然就跑出来了。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