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需要勇气,更需要清醒。这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欢乐与浪漫,极其的短暂,可谓瞬间。却是回味中的酵母,充盈于生命的风帆,张力无限。更多的时段,是艰辛的历练和岁月的沉淀。无论有多少坎坷,活着是福,却需要勇气直面!顺境,逆行,享福与罹难,生命的厚度,绝不因一端而单薄失色或苍白惨淡。人的生死两极,是自然,是必行,是天命圣意,人生即是在有效时段找寻自身价值的体现。参破了就无需呼天抢地地叹惋,更没必要抑郁伤感。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活人需要勇气,尤其是那些人生跌宕的经历者。他们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要死要活的经见,老来回看,其实也就平常稀松的恍然。
所有的历史回望,应是校正当下不出偏差的参照,而非原样复制的刻板。
面对家人不小心打碎了碗,心急走崴了脚,因便秘堵塞了马桶……如此等等一些家居小事儿,是没完没了地抱怨,还是直面去解决?再花两钱买个新碗弥补碎碗之憾;买点红花油和跌打丸治愈亲人的崴脚;用皮栓子疏通堵塞的马桶,让它恢复原貌畅通无阻?也许你既这么做了,也没少抱怨。抱怨无补,反倒会疏离了亲情,稀释了凝聚。对已经发生了的事儿,抱什么样态度,可以说是区别于人神的分水岭。这既是一个心态问题,也是是否理清了的思辨。不管是什么前因所致,问题摆在面前,不解决自是纷乱。家人是否歉疚,这绝非他本意;你是否在弥补的同时,说了抱怨无益于问题解决伤情的话?!此刻的择抉,才是影响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安宁和谐的根源。假设一下,问题发生后,去不去解决问题摆在那儿,解决是必然。而抱不抱怨,却是你的素养的体现,也是你会不会做人的看点。如果你只是解决了问题并未责怪,而是和风细雨地叮嘱往后注意,家人会心存感激;反之,生怨生恨生些是是非非,似乎也有可以举隅之例。职场里与同事间相处同理。
眼下因柴米油盐而离异者,不能说绝无仅有,却也不占大的比例,多为感情不和所致。而祸端往往是可恶的伤人语言。由此可以断定,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在社群日渐彰显,非语言不可以明志的当下,如果没有精准的表达,它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让人温暖,又可令人心寒。所以,不能精准地表达,就当遵循古贤少言即慧、祸从口出、大智若愚、沉默是金的古训,学会无语,学会闭嘴!这里的少言,大抵说的不是没看清对方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不愿在不适当的场合地点与时间说出来;或者尚无准确的判断,暂无化解回应。此犹曾国藩之“扬善于大庭,规过于私室”,这是为人处事的艺术之穴,技巧所在,是社群、职场、家人、友朋间通行的相处之道。那些不分场合地点的豪言壮语,往往会被视为不过脑子的张狂与疯癫。
当然,遇了野蛮与鲁莽,所有的文雅归零,相当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血腥与决绝,只留了斯文扫地的慨叹!史上不乏例证。
高大上的人生,不都是理想与哲思的主题,还有吃穿住行的琐碎。我们所了解的那些大写的人,是因为传媒突显了他们的宏大,遮蔽了他们的琐碎,并非他们的生命中没有常人的普通。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被放大都不是好事儿。
活着需要勇气,更需要清醒。这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本篇原本想冠名《善待此生》,或者《选择与判断》,想想较之于需要勇气的直面,也就微不足道到隐退一边。选择与判断,二者一点都含糊不得。如同跳槽,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跳与不跳,跳了后还不如前怎么办?这可说是一种生命的预设,也是真正算得上明白人应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