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4日
把“终南山”还给终南山
把“终南山”还给终南山
  这些“当代隐士”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家后院的柿子熟了,门前的小狗尿了……

  最近一个时期,终南山颇不宁静。
  山下,成片的别墅区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倒下,一地废墟。
  山上,茅草屋中包裹的“隐世”生活被层层剥开,一地鸡毛。
  ——这场“秦岭保卫战”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厚重一笔。穿越时空,在历史情怀下审视这场战役,有太多的细节需要铭记,有太多惨痛的教训需要铭记。
  抛开奢华的别墅,抛开贪婪的欲念,抛开被蔑视的规则。
  终南山,终于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上。终南山最火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终南山中无隐士》。可惜的是,我的那篇文章终究抵不过实用主义。
  我的一位师兄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终南隐士,古代书籍里的确有过记载。这些人大都有文化、有本事,但是也都有个毛病——不肯服从或不肯合作。认为自己本事大,所以躲在山里自恃清高,“不朝天子、不事王侯”,美其名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企图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之人。文人们为美化起见,为这些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隐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一个名叫比尔·波特的美国大胡子,在台湾读了几本佛经,看到《寒山诗》,一时激动、心血来潮,跑到北京要找书中描写的那些隐士。中国佛教协会的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听说终南山还有隐士。于是大胡子就搭火车来到西安。一路询问着来到终南山,找到一个和尚为他带路,同时也找到了几个隐居修行的和尚、道士,随便聊了几句。回去后,大胡子筹措了一些资金、带着照相机第二年又来了。这一次,他走了不少地方,也寻访到了不少隐居的人,回去后写了一本名叫《空谷幽兰》的书。
  一对学佛的两口子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出版,起初也没啥反应。一个外国人出于好奇,或者说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些许好感,说几句恭维的话,那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我们也跟着起哄,那就真的没文化了。诡异的是这本书居然火了。慢慢的时间一长,人们都知道了,距离西安不远的秦岭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终南山,更重要的是——终南山里居然还有隐士,他们过着一千年前的隐居生活。白衣飘飘、不食人间烟火。这一下子勾起了生活在都市中那些白领精英们内心的田园生活梦。
  一个文学青年也带着相机进山了。经过寻访,找到了不少隐居的和尚、道士。回来后他也模仿《空谷幽兰》的路子写了一本书,还做起了终南隐士系列书籍。在他不遗余力的推广下,发现了一系列“原生态”,野生“隐士”,勾起了许多有“隐士情结”的人的神经。于是乎各路人马一时间齐聚终南山寻访“隐士”。
  有媒体记者也进山了。于是“新闻”出来了:五千隐士生活在终南山;广州男子放弃百万年薪隐居终南……
  一时间终南山风生水起。各路人马先是寻访隐士,寻找高人,后来有的干脆来了就不走了,索性自己也做起了“当代终南隐士”,更有“九零后女孩隐居终南把日子过成诗”等等报导,一时间这些人都成了网红。弹琴的、画画的、写字的、练瑜伽的、泡茶的、打太极拳、卖大力丸的蜂拥而至,似乎一夜之间涌现出了一堆“隐士”。
  与美国大胡子当年寻访的那些隐士不同,这些“当代隐士”都有手机,有微博,有微信,有公众号,每天发着各类图片文字,写着各种“山居笔记”,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家后院的柿子熟了,门前的小狗尿了,锅里的蔬菜多么原生态。精美的构图巧妙地避开了山居简陋的现实,煽情的文字勾起了生活在都市中的那些房奴、车奴们的神经。
  于是,隐居终南成了一种时尚和高贵的标志。生活在西安城的人,以能在终南山拥有一个或数个院子作为生活有品位的象征。一些有钱人纷纷购置终南别业。以前的山坡荒地盖起了各类风格迥异的别墅。退耕还林的山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一到周末驾车进山成为西安城中人们生活的必需。终南山就这样火了!一个西安人,如果没有几个“隐士”做朋友,就别给人说自己有文化;没进山和“隐士”小住过几日,就别说自己境界有多高。
  然而,终南山终于迎来了它的“劫数”。2018年7月末,政府一声令下,保护大秦岭,拆除违建别墅。如今,有的寺院被拆了,一些红极一时的“茅棚”也在拆除之列。更严重的是,“终南山的隐居生活并非外界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其间发生过诸多民事纠纷甚至刑事案件”。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对终南山里的“隐士”进行一番摸底登记。这一查不得了:杀过人的,犯过罪的,信用卡透支的,一抓一大批。和尚、道士们被劝返回到寺院宫观,对于没有职业的流动人口强制劝离。
  西安城中有智者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凡是到终南山去打破修行者静谧的都是罪人。修行者放下一切、经历千辛万苦到这里,是为了了脱生死,你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满足探秘心,进而用所探到之秘,换取名利和商业利益。东北的、江浙的等等全国各地的真修者到此圣境如此不易,你忍心为了一己小利追着他们不放,破坏他们的清净吗?还有开发终南山者、创立什么隐逸文化以惑乱人心者,毁了这方圣地,其罪同此,罪莫大焉!”
  《空谷幽兰》一书的作者,比尔·波特先生就曾不无忧虑地表示:“现在社会很发达,山里面也不像以前那样安静了,以后说不定也不是修行人的好地方,或许,以后的隐士会在普通乡下,比如陕北的黄土高原上。”
  现在这话终于应验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此,“终南隐士”只能大隐隐于市了。所以,大家千万别再来终南山找“隐士”了,他们大都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