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品读纪实文学《梁家河》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感受、感想和感悟?是不是有许多想要抒发的心曲?在陕西渭南白水,作家高民生在认真阅读《梁家河》之后,创作出了4300余字的长快板,不仅浓缩了全书的精华内容,还在其中融入自己的阅读体会。
高民生生于1959年,他扎根基层,自2007年开始以农民苹果站站长身份在白水县西固镇工作,先后任苹果站副站长、文化站长,现任西固老科协秘书长。2009年担任白水县西固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白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白水县百姓宣讲团骨干成员,白水县作家协会理事。迄今已有10余万字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据介绍,他是在参加县委宣传部召开的“白水县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集体备课会”的时候,获赠一本《梁家河》。他用10天的时间进行阅读,在书中找到了童年美好的记忆,感受到梁家河农耕文化,知青文化,治山治水的精神。随后又用了10天时间,创作了快板《感受梁家河》,希望通过此作品来激发自己和父老乡亲继续发扬延安精神,为振兴乡村经济呐喊助力。
本报节选快板书《感受梁家河》部分内容,请广大读者先睹为快。
感受梁家河(选登)
○ 高民生
我把心留在这里
走进村委新大院,魂牵梦绕事件件。我当书记的宏愿,要为百姓把事办。山要治理沟打坝,苹果要成产业化。肚子吃饱解决好,文化教育重担挑。特为每家送钟表,要与时间来赛跑。铁业社,代销店,解决民生第一件。沼气池,缝纫店,为民常把实事办。自己出钱送春联,各样年货置办全。祝福老乡过大年,蒸蒸日上日子甜。我心留在梁家河,理想信念很执着。
吃的记忆
吃派饭,豆豆面,玉米馍馍家常饭。小米熬粥影子见,农民生活来体验。后来搭上知青灶,酸菜米饭天天闹。上山打柴是关键,取来烧柴又做饭。牛拉屎用手刨,晒干烧火进炉灶。狼牙刺毛毛草,顿顿烧饭离不了。三月未见油星点,穷苦日子好困难。上山他把白馍让,妇女儿童记心上。一顿吃饱白米饭,终生天天在纪念。知青饿了来送饭,衣服脏了洗几件。裤子破了拿针线,乡亲关怀一件件。温暖知青把心换,誓叫梁河面貌变。
沼气专业户
厕所革命在延川,沼气修建摆在先。四川取经路遥远,梁家河村里搞试点。先用广播来动员,没有石头作了难,开工先要搞宣传,烂泥滩里找石丸,没有沙子怎么办?一袋一袋背上站。没有石灰怎么办?自己烧制搞试验。如同陀螺高速转,池子建成没火焰。突破技术是关键,开火点灶能做饭。陕西沼气第一池,延安地区新技术。爱学习爱思考,知行合一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