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羲之,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他一生酷爱天鹅。他认为养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从鹅的姿势体态上领悟到书法运笔的道理。他的“欣然誊抄《黄庭经》,换得两只白鹅归”的故事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是王羲之为什么爱鹅,其中还有一则趣事呢。
传说,王羲之在十岁的时候书法就写得很好,并且在一次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他听到人们的赞扬,挺着小胸脯,心中飘然起来。一天,他路过一个小小的巷子,看见一家饭店顾客盈门。再看店门上的那副对联:“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横匾是:“天鹅饺子”。王羲之心想:为何叫天鹅饺子?这天鹅饺子与其他饺子有何不同?就进店要了半斤饺子。一看,这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似浮水嬉戏的白鹅,果然俊俏!一尝,果然美味绝伦!一会儿功夫,他便风卷残云般地将一盘饺子吞到肚里,满口留香。再看,店内有四口大锅,分一、二、三、四号,并排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天鹅,一个接一个从屏风后飞来,稳稳当当降落在每口大锅内。伙计报哪号锅,饺子不偏不倚落到哪号锅内。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绕到屏风后面一看究竟。只见一位白发婆婆在包饺子。她动作娴熟。面皮和馅在她手里转瞬成了一只只漂亮的白天鹅。老婆婆包好饺子后,看都不看一眼,随手将其甩向屏风那边。王羲之对她的高超绝技惊叹不已,忙走上前施礼,问老婆婆:“老婆婆,像您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呢?”白发婆婆答道:“我这功夫呀,不瞒你说,熟练十四年,深练需一生。”
王羲之一听,惊愕不已,深感自己功夫之浅。这件小事,使小小的王羲之不再骄傲自满,更加刻苦虚心。最终,王羲之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成为伟大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