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5日
话历史
漫步红色电台
漫步红色电台
  记忆里,涉县沙河村是有名的电话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子里,都装有一部精美的电话机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因此,整个村子的大街上、胡同里、电杆上、屋檐下,总被一些形同蛛网的电话线交织在一起,电话线纵横交错,仿佛把沙河人的心连接在一起。
  后来,我才知沙河人对通讯的那份情愫,源于沙河村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陕北及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阵地,抑或正因这些,才使沙河人对电话多了几分依赖性。
  那天,漫步在沙河这片瓦蓝的天空下,眼前仿佛闪现出声波起伏、戎马倥偬的场景。想当初,这里在传递党和政府对解放战争的主张时,一定是紧张而忙碌的。而我此时走近电台旧址,那低矮的窑洞,整洁的院面,黢黑的电台、陈旧的座椅,却在诉说着一个无声的世界。尽管无声,胜似有声,就像一位老者向我娓娓道来……
  1946年6月,自从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从峰峰迁往涉县沙河后,这个村子便充满了几分神秘性。当时,晋冀鲁豫中央局是根据延安党中央的指示,为了反对内战,主张建国,才选择这样一个隐蔽地方的。1947年3月,由于国民党围攻陕北,封锁延安的对外信息,中央政府又让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改装成一部中波台,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任务,并保持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不变。
  那时候,随着新华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组从延安的瓦窑堡到达沙河后,包括社务、播音、编辑等近一百人的队伍,不仅壮大了沙河原有的播音力量,还深化了军民鱼水之情。他们意气风发地一段段播音,都在向国内外传递着来自宝塔山上的声音。一时间,声音如惊雷、似曙光,一经沙河的黄土坡岭传出,就鼓舞着大江南北的战斗士气。
  电台的旧址由三孔窑洞组成,分别为一二播音室和机房。据说,那时候的播音条件异常简陋,工作期间,由于播音室连扇门都没有,黄土坡岭上的羊群咩咩嘶叫的声音都会传入进去。为此,播音组的人员就把羊毛毡子挂在门上,阻挡隔音。在播音员中,最为突出的是魏琳与齐越,1947年11月,播音员魏琳开始用英语向全世界表明中央政府的真实立场,从此诞生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版的前身。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绿树掩隐下的窑洞电台,依然有着几分神秘性和隐蔽性。据说,1947年的一天,国民党情报部门获悉陕北新华电台从延安迁往了一个叫做沙河的地方,便立即出动多部轰炸机炸毁了位于邢台市的沙河县,幸好一份情报的错误,才使电台幸免于难。
  然而,在1948年5月,随着解放战争的阶段性胜利,电台又从涉县沙河村迁往了石家庄市的西柏坡,从而结束了沙河村的播音岁月。在长达三年多的时光里,沙河村的新华电台,为解放时期的战略反攻以及建立新中国,起到了“不亚于十万精兵”的作用。因此,这也成为了中国播音史上的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