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1日
◎王晖随笔系列(29)
吃与穿
吃与穿
  张岱文章就是耐读,即以《方物》为例,不算标点符号,仅寥寥两百余字,绝大篇幅为地名、物名的简单排列,另加数句极短的慨叹与议论,旧年繁华之思,眼前黍离之悲,万千哀乐集一文,确是随物赋形、涉笔成范的大家手笔。
  交通畅达,运输便捷,加之保鲜手段提高,像山东秋白梨,福建福桔、福桔饼、牛皮糖,苏州松子糖、橄榄脯,南京山楂糖,杭州西瓜、塘栖蜜桔,萧山杨梅、莼菜、方柿……令张岱这位老饕当年需“耽耽逐逐”,方可“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的稀罕美味,今天,普通市民在家门口市场、小店,便能轻易购得。如果走进精品水果超市或大卖场内的副食品售卖区,则不仅可购买美国蛇果、红提、什橙、布林,泰国红毛丹、龙眼、芒果、榴莲、火龙果、山竹,马来西亚无籽西瓜,日本水晶梨,菲律宾椰子,也能挑选英国布丁、瑞士巧克力、韩国打糕,还可选择俄罗斯鱼子酱、印尼燕窝、澳大利亚龙虾、挪威三文鱼,等等。寰球方物之丰饶,物产地域之宽广,自非张岱生活那明末清初可堪相提并论。只是物质丰富,并未带来精神空灵,设若有暇,翻翻当下的美食文章,不是油烟乱窜的厨子文学,就必是蝗虫大嚼的炫富文字,再不见《方物》这般取词质朴,结构简洁,却蕴涵丰富文化况味与深沉人生感喟的篇章。
  俗语曰:“三代为宦,方懂穿衣吃饭。”可见吃与穿,都离不开必要的培养、熏陶,而后才能积累些许心得,熔铸精准鉴赏力,养成优雅得体的习惯。
  宁夏作家张贤亮因反右、“文革”获罪,曾劳改二十二年。改革开放后,凭借在银川西北郊经营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出卖“荒凉”致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读过陈祖芬写张的文章,其中特别提及他的衣着:
  “我看他成天像电视里打出的一种饮料广告,叫作‘高兴就好’,好像二十二年的不快活,都要在今天补上。
  “张贤亮的眼镜是在日本买的,西服是在意大利买的,皮鞋是英国的,T恤是德国的。他说借用《茶馆》里唐铁嘴的一句台词:咱这是八国联军侍候着!不,至少可以说是西方七强‘侍候着’。”
  第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银川举办期间,我应邀参加了宁夏组织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赴宁采风活动,参观了张贤亮创建的西部影视城。印象深刻的是,在集结《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片拍摄道具的陈列厅中,专门搭建了一间寒伧小屋,内设一榻、一桌,榻下扔掷几双沾满泥浆的旧鞋,桌上摊放着三卷《资本论》。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张贤亮获罪岁月生活起居与精神追求的真实再现。显然,导游的话不包括屋内墙面粘贴的那张日本《产经新闻》整版影印件,上面刊有2000年6月张贤亮接受该报记者山本秀也采访,畅谈“三个代表”对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深切体会,这也是张贤亮后来在各种场合不断自诩是国内文化界向海外传媒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人的物证。按说经历曲折,眼界开阔,思想深邃,对写作总有裨益。可是,以张贤亮这位昔日弃置塞外二十余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今连任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仅穿戴便被“八国联军”或“西方七强”“侍候着”的名作家为例,写出的作品却总和这个时代国内其他许许多多“名”或“不名”作家炮制的作品一样,似是先从某部门统一批来的零部件,在不同作坊组装后,再集中上市的物品——虽略存差异,但基本相同,绝少鲜明个性。至于陈祖芬笔下的张贤亮言行,则纯是一个暴发户形象;其实,张贤亮不也主动把自己等同于《茶馆》里的唐铁嘴吗?对于一个油嘴滑舌,专事坑蒙拐骗的算命先生,你又指望他道出什么精辟话语?自然,更不奢望他写出意蕴丰富的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