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有清(前排右)在柳林社区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会上讲话
柳林社区召开扶贫攻坚院坝会
柳林社区领导班子研究扶贫攻坚工作 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柳林社区位于城固县城以西13公里,阳安铁路、汉中机场、108国道横贯其中,是柳林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社区辖10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634户2064人,全社区占地面积2.25公顷。主导产业以优质米、大棚蔬菜、劳务输出、养殖、三产服务业为主。2017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2272元。
新官上任“五把火”
彭有清同志自1983年进入村上工作,开始担任村文书;1985年4月担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任柳林村党支部书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彭有清同志却一上任就点燃了“五把火”,点亮了全村人的希望之火。他首先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理顺村与组、组与户之间的关系,对土地进行了大承包、小调整;其次筹资3.6万元对村间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共铺筑水泥路5条达3000多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三是投资5.5万元整修干枯机井2眼,并同时解决了电力线路和配套设施,对9条4000多米排灌渠进行改造,解决了抗旱排水的老大难问题,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四是筹资12万元,积极配合农村低压线路改路工程,对全村低压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五是学校搬迁重点工作,原先的柳林小学位于汉江河堤,冬季风沙大,夏季水患严重,许多学生纷纷退学或转到其他学校读书。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彭有清表示:困难再大,学校搬迁非搞不可,而且不向村民摊派,“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群众,教育群众,取得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小小的“五把火”,实实在在的五件事,凝聚了群众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
2012年以来,柳林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制定文明新村建设计划,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并将文明村建设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村党支部书记彭有清亲自带头,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建立宣传栏、广播、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在全村叫响“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口号,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为了提高全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村两委加大对村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切实加强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村里结合我省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年”活动这一契机,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知识、“公民道德二十字”方针、“八荣八耻”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抓住群众议论、关心的热点、疑点,开展针对性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建设融入到有声有色的行动之中。
以村容村貌为抓手,创建文明和谐的突破口。积极开展了村内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投资266万元完成村内所有主干道路3.9公里、田间道路4.95公里、拓宽硬化及灌溉U型渠4.5公里修建工程;购置垃圾车2辆,洒水车1辆,实现了村内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了街道干净卫生,农户庭院整齐清洁。在抓好环境卫生的同时,紧紧以镇文化站为依托,落实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组建秧歌队、舞蹈队等文艺体育队伍,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每逢节假日,结合当前形势自编自演文化节目,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在抓好思想教育和文化工作的过程中,软实力和硬实力得到了同步提升。除了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参加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外,在各小组集中地方建垃圾池,并组建环卫小组,对社区所有道路每天进行清扫维护,使社区原来的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对群众提出的晚上行走不便的问题,社区自筹资金109万元在街道两边安装路灯106盏,在村内所有道路上安装太阳能路灯95盏,解决了群众晚上行走不便问题,得到社区群众的好评,使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了实现创建省级文明村的奋斗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大力开展“文明之家”、“十星级文明户”、“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按照评选标准,评选出120户“五星级文明家庭”、240户“卫生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将创建文明村与美丽乡村、平安村等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有效载体,丰富创建形式和内容,不断增强创建实效。狠抓村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村民支持率、满意率明显提高。以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实现了村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以社会综合治理和法律教育相结合,弘扬社会新风,使广大群众的法律观念、文明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同心同德谋发展,齐心谐力促和谐”的喜人局面。
干部绩效与脱贫攻坚工作挂钩
社区党支部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关于抓党建促脱贫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镇村帮扶队员夯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工作。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严格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做到专心、专人、专职、专责,用心用情去帮扶贫困户。每月严格执行“三考两评”考核制度,建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严肃工作纪律,实行干部绩效补贴与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挂钩,奖优罚劣,更好地激励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围绕“六个精准”、“八个一批”脱贫工程,以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为主要目标,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3户96人,未脱贫26户50人,已脱贫26户46人。
柳林社区8组村民彭磊,家中两口人,属于“三无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既无房屋居住,又无任何经济收入,基本全靠政府救济和资助。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彭有清率先挑起了这副担子。首先解决了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房近60平方米,每年给彭磊送米送面及棉衣棉被等物资,并将其列入低保户,经常上门促膝谈心,深入细致地耐心做工作,彻底转变了扶贫对象的思想认识和等、靠、要的旧观念。彭磊表示要重新振作起来,摆脱贫困,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和感谢党的关怀。
柳林村8组村民彭有华患有精神疾病,和近80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属于散养五保户,住房靠组织,吃饭靠救济。彭支书经常登门送粮送衣物,并将其纳入低保户,将二人先安排在拆迁户遗留给村组织的房屋中,后改为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户,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可靠、老有所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正常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柳林村农民变成个体工商户148户,5户成企业老板,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一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部分农民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住房方面,在村上的统一规划下,95%的村民都住上二层甚至六层的小洋楼,房屋美观结实牢固;村内道路已基本扩宽硬化近4公里,硬化率99%;出行方面,从最开始的人力车、到自行车、到摩托电动车、再到汽车,全村农户现拥有小轿车近百辆,出行变得方便;宽带入户率达80%以上,在家就可了解时事动态,与外界交流也方便了许多。
“成绩距离要求还很远”
截止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85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000万元,农业总产值552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2元。
柳林村2005年2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村;
2007年2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先进村”;
2008年6月被中共城固县委评为全县标兵工程建设村党组织标兵;
2008年6月被中共汉中市委评为全市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五个好”村党组织;2010年2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活动勤廉村;
2012年3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度先进村;
2012年6月被中共城固县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3年3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
2014年4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2013年度先进村;
2015年4月被中共城固县委、城固县人民政府评为2014年度先进村。
在采访结束时,我们再次见到了这位精神矍铄、信心十足,浑身正能量的柳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彭有清。他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我们所做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很远,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到位。如果没有镇党委领导和镇政府的支持,这些成绩也是做不出来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保持“激情、干净、超越”的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真心希望这位在基层勤勤恳恳工作了30多年的党支部书记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文化艺术报记者 雷无声 候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