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5日
文化馆长谈文化(第38期)
由广场舞的“勤引导”看文化活动的热效应
由广场舞的“勤引导”看文化活动的热效应
  文运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攀升,海量的文化资源使大家对文化的需求标准也愈加严格。近年来,扶风县文化工作者精准把脉干部群众文化需求与基层工作的结合点,以全面推广和普及群众性广场舞为抓手,引导群众走出家门参与文化活动。现如今,无论是在晨曦初露的早晨还是华灯初上的夜晚,在繁华的都市广场或在边远的乡村小院,总能看到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翩翩起舞,“文化引领、舞动扶风”已成为我县文化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顺应新形势,在“勤引导”上下功夫
  扶风县有46万人口,由于是世界佛教圣地法门寺的所在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人文情怀。2008年,扶风县第一个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夕阳红广场舞队诞生了,而此前,由于小县城受环境场所、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限制,许多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基本不参与室外活动,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夕阳红舞蹈队在坚持了一年多后,原本只有二十多人的小队伍扩展到了一百多人,许多五六十岁的老同志越跳越健康,越跳越年轻。更有意义的是,县上一些大小庆典类活动,已开始请他们登台表演助兴。对此,我们专门邀请宝鸡市群艺馆专业人员来县上办广场舞培训班。首期培训原预计全县8镇4个社区100人的培训班,报名人数一下超过300人,使培训班不得不调换大场地,延续培训天数。培训结束后,这300多人成了各队的指导老师和骨干,短短一个多月,全县各地新成立的队伍超200家,达到15000人,广场舞由此在扶风城乡各地红红火火地热起来了。
 
  满足新需求,在“广服务”中惠民生
  县上领导调研后十分高兴,指出广场舞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群众喜欢就是好事,这也是推进社会进步、增进城乡文明的需要。县文化广电局从启动资金和设施配送上予以支持;县城市和住房建设局、县电力局从场地提供、电力照明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县财政局拿出资金予以资助,县教育体育局抽出部分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辅导,凡有较大空间场地的单位在下班后,将场地一律提供给舞蹈队用;县文化馆与县电视台联手,对有规模的三支舞蹈队进行跟踪报道,每队选出三首拿手舞摄制成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文娱时段滚动播出。县委、县政府及时做出了关于举办广场舞大赛的决定。至此,扶风人民自觉自发地掀起了广场舞热,成为扶风一道靓丽的风景。
 
  催生新活力,在“大比武”中促提升
  广场舞虽然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但引入必要、有序的竞争也是促进其健康发展、提质扩面的现实需要。从2012年8月份开始,我们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全县性的广场舞大赛,从200支队伍中选拔出32支代表队进行了决赛。持续两天的决赛现场设在县城最大的百合广场进行,每晚观众达2万人次,评委也是市级专业评委。截止目前,我们已连续举办了6届广场舞大赛,累计为获奖代表队发放奖金45万余元,奖励音箱200余个,使近5000名队员得到了物质奖励。
  从扶风县城乡广场舞的兴起到成为普遍性的群众文体活动,这一实践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广场舞热起来既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文化工作者乃至政府部门引导支持的必然结果。新形势下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只要顺应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一定会在文化工作的大舞台中出新出彩、有为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