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县,灵山秀水争奇,历史文化厚重!作为社会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文化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如果我们文化工作者以保守的姿态刻舟求剑,势必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文化生命的活力,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文化的多元性。在免费开放工作中,凤县文化馆因地制宜开辟文化阵地,创新服务凸显文化优势。除了原有的免费开放项目外,又建成独具特色的凤县文化馆“梦回故里”文化长廊。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加了公共文化服质量和时间,扩大公共文化受众面。
2013年年初,凤县文化馆积极争取县上资金50余万元对单位大楼和邻近公路的护坡墙进行改造,在墙体和大楼之间加盖了遮雨棚,室内进行了装修美化亮化,增加了沙发、茶几休息区,设置了报刊架,布置了绿植,形成一个长50余米、宽3米、高8米、绘制面积650多平方米的长廊展厅,2013年5月布展完成,对外全年免费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我馆按照做大做强凤县文化的理念,在长廊内容设计上以“梦”为主线,创新展现内容。长廊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部分“梦回故里”历史照片墙,第二部分为栈道文化,第三部分是幸福家园,第四部分是羌族风情。
这四个板块中点睛之笔是“梦回故里”历史照片墙,照片墙以知青岁月、土改风云、宝成精神、航天故事、工合运动等内容为主线,用300多张凤县老照片,将凤县80多年的人文历史景观浓缩进这时光画轴里。除了珍贵的老照片,在照片墙的上侧还纯手工绘制了反映凤县栈道文化的图画长卷,并书写了古代名人雅士歌咏凤县古栈道的诗作,把厚重的历史融入休闲生活情趣中,勾起了观展者的情感共鸣,完成了思想教育。
长廊被县上列为凤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机关单位、社区、部队、乡镇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学生前来长廊参观。文化馆定期组织省市县书画爱好者在长廊举行交流笔会,开展文艺作品鉴赏,进行诗歌朗诵。为老年人提供特殊服务,在长廊配备了老花镜、轮椅、扩音器等器材。文化馆被陕西省老龄办,文明办等授予“敬老文明号”,年接待人次达1.2万人左右。
凤县文化馆文化长廊,迎合了当代人快节奏、读图时代、快餐文化的审美特征,吸引了省内外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和青睐,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好评和省市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
做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新的项目和服务方式,把更多更优更受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中去。